碳市场启动满三年 累计成交量4.65亿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01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7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65亿吨,成交额约270亿元。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时的48元/吨,上涨至7月26日收盘价91.6元/吨,上涨了90.8%。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部分。强制和自愿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同向发力、互为补充,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有机衔接。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制度框架体系已构建完成,减排项目和自愿减排量即将进入申请登记的窗口期,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碳减排行动。


  “三年来,全国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裴晓菲指出。


  制度层面,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以及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文件,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


  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也明显提高。裴晓菲介绍称,当前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已经建立,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消除数据问题隐患。


  多方合力下,碳市场交易规模正逐步扩大。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增长19%和89%,且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近50%。


  裴晓菲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领域的方法学,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向家莹 实习生 刘畅)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