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国资委年初宣布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动态和规划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热点。
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不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经展开行动,将市值管理纳入相应考核指标,并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表示,将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通过加大分红派息力度、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适时采取增持回购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价值实现能力,切实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市值管理成为2024年重要任务
2023年12月,A股首单央企间市场化重组顺利完成,中交设计登陆资本市场。在公司披露的首份年报中,中交设计表示,2024年公司将聚焦资本运作,加强市值管理积极回馈股东,并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
中交设计表示,公司未来将适时运用股票增持、回购等手段进行股本管理,开展资产收益收取和分红工作,建立合理的分红制度,制定科学的业务组合目标,吸引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同时,充分利用多种模式,逐步整合内部资源,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支撑公司估值稳定和提升。
中远海发在年报中明确,2024年将加强市值管理,价值传导与实现再进阶。具体而言,公司将进一步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维护资本市场表现,努力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持续规范公司治理,在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的同时优化完善与市场的沟通传导机制,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增进市场认同。
中复神鹰在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明确,公司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指导方针,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核心,科学、合规、高效地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2024年,公司将持续在业务、技术、经营、治理、机制等方面苦练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公司价值;通过辅之以资本运作,提高市值管理效果;通过加强公司资源整合,让资本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最终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有机统一。
记者注意到,包括中航西飞、云南旅游、中广天择、中远海科在内的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中,也将市值管理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天山股份董事会表示,2024年将提升市值管理、择机开展资本运作,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和资源,加强资本运作能力,为公司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市值管理业务,研究市值管理案例,多措并举维护合理市值,提高市值管理水平。
中航西飞董事会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将强化市值管理,增进市场认同及价值实现。公司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市值管理考核的有关要求,完善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市值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培育“基石投资者”。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三个维度统筹开展2024年市值管理工作,以增进市场认同,提升公司市值。
高管积极回应市值管理
年度业绩说明会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交流的重要途径。记者注意到,市值管理已成为投资者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近期,多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一把手”或高管与投资者就市值管理进行了充分沟通。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重视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包括我、总经理在内已有多位高管增持。”中航重机董事长冉兴表示,公司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后续将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价值实现能力,切实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公司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证券监管机构关于强化市值管理的相关要求,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提高投资者回报方面,公司董事会通过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分配红利占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可供分配利润比例由2022年的15.91%提高到20.18%。公司还制定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保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铝业董事长董建雄表示,公司对市值管理非常重视,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致力于持续改善公司经营,同时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互动,增进股东对公司的认知、理解、认同和信心,力争给予股东更多回报。
中远海控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志坚表示,关于市值管理,公司首先将夯实主业,继续围绕“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定位,在持续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汲取数字化供应链和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与此同时,公司将适时通过分红回购等市值管理手段,积极回报股东,稳定股价和增强投资者信心,带头践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稳定资本市场的表率作用。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认为,市值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理股价,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依法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及手段,以达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上不是简单围绕股价或市值进行单一评价,而是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能力,以及各子公司任期经营责任目标和年度商业计划书的基础上,围绕价值创造、价值营销、价值实现三个指标维度开展综合评价。”周丽莎说。(记者 王子霖)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