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通信行业整体实现平稳起步 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09





截至2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G用户数近1亿户——


通信行业整体实现平稳起步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通信业“成绩单”:1—2月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全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截至2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超过4G用户数近1亿户,通信行业整体实现平稳起步。


  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2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23亿元,同比增长4.3%。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4.4%。


  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稳步增加。1—2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长6.7%,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5.1%,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


  互联网业务收入稳步提升。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2023年全年提升0.8个百分点。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软件业务收入17050亿元,同比增长11.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达1124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行业收入的66%。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长13.8%,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8.7%;集成电路设计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2%;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3.8%。


  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


  1—2月份,全国5G、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有序推进,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数据流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5G用户占比近五成。截至2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4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9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22万户,超过4G用户数近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2.2个百分点。“5G用户规模超过4G,不仅意味着我国的5G发展正加快步入成熟期,也为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移智库战略与产业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张丽贤说。


  ——5G基站建设持续加速。截至2月末,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3.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京津冀、长三角地区5G建设领先全国。截至2月末,京津冀、长三角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34.1万、68.2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2.7%、31.4%;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7152万、15435万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8.2%、48.6%。从流量看,截至2月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487.6亿GB,其中5G用户接入流量同比增长59.8%,占比达53.3%,5G已成为流量使用增长的主动力。


  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让5G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工信部接连推出“信号升格”行动、5G应用“扬帆”行动,通过通信基站建设优化实现了网络性能增强和信号覆盖面积扩大。


  “信号升格”专项行动通知提出,面向政务中心、文旅、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交通枢纽等11个重点场景加强网络覆盖。到2025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3万公里铁路和50万公里公路、20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移动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不低于220兆,平均上传速率不低于45兆。网络卡顿、时延等主要指标全面优化,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95%,5G流量占比显著提高。


  通信基础设施和网络性能的提升,进一步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具体看,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新兴业务收入达到757.6亿元,同比增长11.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9%。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3%和30.3%。截至2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64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比重达57.5%。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将加快5G、千兆光网、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持续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网络覆盖质量,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记者 孔德晨)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