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 拒绝“带病闯关” 坚持“应退尽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23





五年多来IPO撤回和否决比例接近四成


证监会: 拒绝“带病闯关” 坚持“应退尽退”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同时坚持“应退尽退”,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证监会还将坚持“零容忍”打击不动摇,切实让行政执法“长牙带刺”。


  严把IPO入口关  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


  对于IPO的监管是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证监会表示,注册制改革后,发行监管更加严格,对IPO企业的质量要求更高。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主要负责人周小舟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从底层逻辑到思想理念、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涉及资本市场入口与出口、一二级市场、投融资、立法与执法等各领域全链条,绝不是个别人讲的“注册制就是将IPO审核从证监会搬到交易所”。


  周小舟介绍,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已对从事投行业务的69家证券公司、381名责任人采取了监管措施,特别是对问题严重的5家证券公司暂停保荐业务,对55名从业人员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同时,证监会查办各类案件近1900件,向公安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近600件,坚决查处康美、康得新、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等一批大要案,向市场传递了“零容忍”净化市场生态的强烈信号,监管震慑力明显增强。


  “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也表示,试点注册制5年来审结的1000多家企业中,撤回和否决比例接近四成,坚决把“带病闯关”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挡在市场大门之外。


  另一方面,在市场的出口端,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介绍,2020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数量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面值退市显著增多,去年面值退市的数量接近全部退市公司的一半,市场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机制开始形成;二是重大违法类退市增多,去年8家公司因达到重大违法标准进入退市程序。这些公司的退市带动中介履职、投资理念、市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符合改革预期。


  郭瑞明强调,退市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应退尽退”,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也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改革要求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一是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完善破产重整制度。二是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持“应退尽退”,严厉打击退市过程中伴生的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保壳”行为,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三是坚决防止“一退了之”。


  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提升市场吸引力


  “证监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融资端与投资端动态平衡。” 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介绍,2019年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证监会在保持IPO常态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积极培育主动稳定的长期投资力量。


  据介绍,从融资端看,近五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总额约6万亿元。从投资端看,公募基金、养老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6.4万亿元增长至15.9万亿元,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权益类基金从2.3万亿元增长至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从18%提升至26%。北上资金持A股流通市值从0.7万亿元增长至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10.8万亿元增长至22.1万亿元。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总体保持平衡发展。与此同时,投资者回报持续增强。近五年A股累计分红8.4万亿元,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公募基金累计盈利2万亿元,分红2.2万亿元。


  “我们不存在只重视融资,不重视投资。”申兵表示,在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新阶段,证监会将全面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确立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市场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投资者长期回报。


  在市场再融资方面,严伯进介绍,2023年优化再融资安排落地以来,再融资公告预案和受理家数少了,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更加审慎理性了。同时,核发批文数量明显下降,去年9月-12月核发95家批文,较前8个月月均减少40%,严格把关的监管导向更加鲜明。启动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也少了,去年9月-12月,募集资金月均271亿元,较前8个月下降43%,逆周期调节和扶优限劣的效果正在显现。


  在减持新规落实方面,郭瑞明介绍,总体看,我国市场的股份减持制度相比境外市场更严。按当前指标测算,沪深共有近2300家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受到限制。一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还主动终止减持计划。对于各类违规减持,证监会及时责令改正,相关主体主动购回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收益;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罚,维护了减持制度的严肃性。


  落实“零容忍” 构建“长牙带刺”立体追责体系


  法治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表示,市场上有一些观点,一提活跃市场,就认为不能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一说提振投资者信心,就不敢打击欺诈、造假。这种把稽查执法与市场发展对立起来的想法,是不对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需要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的工作基调,必须始终坚持,一以贯之。”李明说。


  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主任滕必焱则表示,证监会坚持“零容忍”打击不动摇,切实让行政执法“长牙带刺”。2023年全系统共审结案件350余件,处罚责任主体千余人(家)次,罚没款金额60余亿元。特别是对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易见股份案、奇信股份案等市场影响恶劣、社会关注度高的财务造假案件依法从严从重惩处,有力整肃净化市场环境。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保持“严”的行政执法主基调,坚持“零容忍”,锚定“高质量”,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中介机构失职缺位等违法行为紧盯不放、严惩不贷,强化震慑助力打假防假;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严格规范精准执法,助力维护公平交易秩序;积极支持刑事司法和民事赔偿等工作,构建“长牙带刺”立体追责体系,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吴黎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