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分红增长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30





image.png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上市公司2023年中期现金分红公司家数和分红金额均有新突破。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增强对股东回报,投资者的获得感有所提升。


  分红家数同比提升64%


  从分红家数来看,截至8月31日,沪市与深市共计16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分红家数较去年同期提升了64%;有87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数据较去年同期增加61%。


  从分红金额来看,中期现金分红预案预计分红2030.1亿元,有6家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国平安、中国电信,其中中国移动以475.57亿元的现金分红金额居于榜首;有1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在10亿元以上,有26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在5亿元以上。


  从公司性质来看,有12家地方国有企业和22家中央国有企业发布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合计现金分红总额约1662亿元,是现金分红的主力军。同时,民营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更加积极主动,一批民营上市公司纷纷进行现金分红回馈股东,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共有117家民营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占所有发布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公司数量的72%,合计现金分红总额约162亿元,其中69家民营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超过50%。


  此外,沪深市场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达63%,市值占比达41%,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近3年来,民营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9900多亿元,占同期利润的40%以上。


  推动提高分红水平


  持续稳定的分红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回报,推动树立平和的投资理念,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公司冗余资金、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引导公司专注主业。


  近5年来,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8.2万亿元,年度分红金额已开始超过当年股权融资额。2022年共有3291家沪深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2.1万亿元,其中面向境内投资者分红1.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分红家数占比67.1%,股利支付率(32.5%)和股息率(1.97%)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处于中上游水平。


  据介绍,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年化平均增长13.3%,高于同期净利润增速(约10%)。上市公司分红公司家数占比由10年前的50%左右提升至70%左右,连续5年分红的公司占比由20%提升至48%。不同板块、不同行业企业分红水平有所差异。但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分红的均衡性、及时性、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有待增强。同时,有个别公司异常高比例分红,可能损害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需要及时引导规制。


  10月20日,为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中国证监会结合监管实践,对《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现金分红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分红新规提出,在坚持公司自治的基础上,鼓励公司在章程中制定明确的分红政策,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对不分红、财务投资规模较大但分红比例不高的公司,通过强化披露要求督促分红;便利公司中期分红实施程序,鼓励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其合理分红。


  我国股市分红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分红与减持“挂钩”,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对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这是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鼓励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不仅向投资者传递了信心,也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将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持续稳定、科学合理的分红机制对上市公司价值认可、质量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需要常抓不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


  去年年底,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启动实施,工作重点从“治乱”转向更深层次的“提质”,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监管系统、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密集发声,着力共同培育壮大反映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此前,国务院国资委表示,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强质量、外塑形象,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在高水平利用资本市场上展现新作为。


  公安部印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证券犯罪活动。对欺诈发行证券犯罪,坚持毫不姑息、一查到底,特别是要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犯罪的打击力度。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要坚持“零容忍”从严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对中介机构配合实施财务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等违法犯罪,要加强线索发现、移送和侦办,做到既“惩首恶”,也“追帮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对上市公司自身而言,提升质量最重要的是围绕主业、聚焦主业、突出主业,做大做强。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应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固本强基,构建好用管用的法规制度体系。二要聚焦问题,规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三要树牢导向,培育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四要惩防结合,从严打击财务造假。(记者 祝惠春)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