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夜经济场景 激发消费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06





  从夜市小吃到夜间旅游,从24小时健身房到午夜剧场……入夏以来,各地夜经济热潮涌动,夜食、夜娱、夜游、夜秀等业态红红火火、人气高涨,不但有力拉动了消费增长,还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夜经济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引擎。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整个营业额的一半;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


  近年来,我国夜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夜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25万亿元。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夜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33.1万家。其中,今年以来新增注册相关企业就有6.1万余家。


  夜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大有可为,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噪声扰民、垃圾乱放、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着周边居民;一些地方夜经济的文化内涵有待丰富,缺乏特色和文化创意,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夜间经营场所还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针对这些问题,需建立多方共治机制——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商家提升自律意识,社会参与监督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夜经济已不再局限于餐饮购物的单一概念,正在向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等多领域深度拓展,形成“食、游、购、娱、体、展、演”融合共生的消费生态链,要让夜经济真正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释放其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还应加强业态创新、文化赋能、科技添力,构建差异化、多样性的夜间消费新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要促进夜经济业态模式创新与内容升级。比如,成都凭借本地传统小吃、地方戏剧、历史街区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烟火气+文化力”夜经济模式。河北保定爱情广场不仅有酒吧、音乐酒吧的热闹氛围,有音乐演出、街头表演等精彩节目,还经常举办艺术展、文化活动等,将艺术与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夜间消费体验。


  要依托资源打造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IP。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通过精彩的演艺节目、绚丽的灯光景观,打造出沉浸式的夜间旅游体验;作为宁夏持续打造的夜间经济活动 IP—2025“夜宁夏潮生活”商文旅体系列活动暨第六届夜绽生活节,通过美食、美景、美物等跨界联动消费场景和创新形式互动体验,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夜间消费盛宴。


  要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消费体验。比如,南京德基广场购物业态创新推出无人零售模式,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或线上小程序选购商品,实现“线上下单+到店自提”的便捷式消费体验。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武汉夜经济可以更精准地匹配供需关系,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在线预订和电子支付等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经济是繁荣城市商业、提升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重要方面,期待各地不断挖掘优势特色,积极丰富业态和完善服务,持续提升夜经济活力,让城市的夜晚“烟火气”越来越浓。(记者 陈文丽)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