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宠粉”花样上新 “跨界优惠凭证”释放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6-09





  最近,小小的票根成了各地文旅引流的新手段,叠加的各种优惠和福利不断升级。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这些以往只作为“消费凭证”的小小票根,变身为各具特色的“优惠凭证”,串联起更多文旅消费场景,激发出了游客的二次消费。


  电影票、演出票、火车票、飞机票……各种票根,可千万别随便扔,留好可以帮大家“薅羊毛”。


  先说说电影票。


  它首先是省钱“神器”。上海虹口最新将影院和周边的48家餐饮、零售店铺联合起来,推出一票回本的“套餐”,主打视听味觉多重享受。


  其次,它是旅游指南。在长春,“影视剧之旅精品线路”串联起净月潭、水文化生态园、地质宫、长影旧址博物馆……影迷可以在承载时代变迁的线路中体验人文风情,拓展银幕精彩故事。


  它还是景区通行证。四川的九龙山、理塘等不少景区凭电影票就能免费畅游。


  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打通吃住行游玩、购物、娱乐,化身“跨界优惠凭证”,让大家放心大胆该省省、该花花。


  管用的,可不只电影票。北京簋街的音乐节专属套餐,吸引了乐迷半夜还在排队等位,直接让店铺提升了15%的营业额。


  江西机场,让机票联动景点、商圈的优惠,不仅让航班客座率提升3%,还带动了合作商家客流量和营收增长超20%。


  河南洛阳专门推出了《洛书寻迹手册》,不仅游客可以按图索骥打卡盖章。而且里面足足有50多张餐饮、住宿、潮玩等专享券,各种优惠加起来超过千元。


  各种票根在各地玩出新花样,既是消费者的“省钱大法”,又带动了一波“票根经济”。


  根据去哪儿旅行统计,一张门票平均带动相当于门票价格1.5—2倍的二次消费;高铁、机票等交通票能带动40%的持票用户增加旅游消费。


  为什么“票根经济”能迅速成为引流法宝?最关键的是真实惠,不少地方的优惠力度直接是打对折,“真金白银”让利,消费者自然愿意尝试更多项目。


  当然,这也离不开各地文旅的持续创新。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探索一张票玩转一座城,将交通、商圈、景区、展览等都串联其中,主打体验感拉满,消费者不仅玩得省,更能玩得好。


  从用完随手丢掉的入场券到撬动二次消费的流量支点,小票根“含金量”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文旅+”业态的不断焕新升级。在未来,因为一张票,来到一座城,将越来越成为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