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外卖 飘香枣糕 外焦里嫩干煸鱼 多地开启“春节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06





  进入腊月之后,年的味道也渐渐浓了起来,各地看看节前市场有哪些新特点,吃喝玩乐,都有哪些东西在市场上走俏?


  山西太原


  年夜饭预订火热 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山西太原,饭店年夜饭预订进入高峰。为此,不少饭店推出年夜饭礼盒、年夜饭外卖等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太原多家饭店年夜饭预订火热,特别是包间早已订完,只有部分饭店大厅还有余位。饭店根据就餐人数、菜品内容,推出的年夜饭套餐,还推出年夜饭外送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享受美食。除了各地特色菜品,当地的传统菜品也受到消费者欢迎。


  消费者 陈女士:我是外地广东的,我刚在这边吃完饭,觉得挺不错的,所以我也打算带我的朋友过来吃一下。


  山西晋城


  春节临近添年味 传统美食枣糕走俏


  每逢岁末年关,山西晋城泽州县周村镇家家户户都会烧火起锅制作当地特有的传统面食——枣糕,一个个软糯香甜、寓意美好的枣糕不仅走俏市场,也为新年的到来增添浓浓年味。


  寻着浓厚的枣香踏进周村,数十名村民围坐在长桌前进行枣糕制作。传统枣糕制作手法相对复杂,要经过选麦、磨粉、和面、选枣、捏制、醒发等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枣糕被整齐码放在席子上晾晒,在糕身上逐一点上寓意吉祥的红点,与两头的红枣相互映衬,装点出浓浓的年味色彩。


  泽州县周村镇周村村民 王小娥:我们的枣糕寓意挺多的,小牙子代表着每年步步高升,小红枣代表着生活甜甜蜜蜜,小红点代表着鸿运当头,生活吉祥如意。


  枣糕不仅是当地喜迎新春、走亲访友的标配,近年来,随着枣糕被大众熟知,市场销路也逐渐打开,特别是进入岁末年关,订单量逐日攀升。


  泽州县周村镇周村村民 王小娥:每年进入腊月就有顾客上门来订购,每天能销售三四百个,到了腊月底的时候,我们总共能销售两万多个枣糕。


  河南滑县


  特色美食香甜咸香 春节将至热销全国


  舌尖上的年味,有香甜,也有咸香。在河南安阳滑县,商户们开始赶制蜜三刀、干煸鱼等特色美食,受到市民群众欢迎。


  在滑县一家糕点店内,面点师傅正在加紧赶制蜜三刀,他们将面团经过揉、擀、切等多道工序,做成独特的形状,油炸至金黄后,再将其表面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蜜糖。随着春节的临近,蜜三刀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干煸鱼是滑县的特色美食,新春将至,寓意着年年有余的干煸鱼也开始热销。在当地一家老店,老板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处理新鲜鲤鱼。清洗、腌制、下锅油炸,不一会工夫,一条条肥嫩的麻辣干煸鱼就出锅了,浇上调味热油汁,香气扑鼻而来,吸引不少民众前来购买。


  顾客 贺利红:这个鱼非常好吃,麻辣鲜香,外焦里嫩。我都买几十条,送给亲戚朋友,让他们也尝尝滑县的干煸鱼。


  花卉市场升温


  “年花”销售迎旺季


  除了饱口福,春节前的市场还让人大饱眼福。元旦过后,广西、广东等地的花卉市场也进入销售旺季,众多寓意美好的鲜花,在装扮家居的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记者在广西一个花卉市场看到,随着春节临近,不少摊位上都摆放了有氛围感、代表好意头的蝴蝶兰、富贵竹等年宵花,备受市民欢迎。


  摊主告诉记者,为满足顾客的选购需求,他们都会提前备足货源,这几天开始陆续专卖过年的花卉。而作为新春人气最高的蝴蝶兰,单株大花批发价格可能超过30元,一些稀有品种可能会断货。


  商户 沈先生:每年都是这样子,最后20天都是价格最高的时候,越晚越贵。我推荐大家就是过完元旦,1月10日以前购买是最好的时间,因为过年年宵出来的花品种会非常多。


  在广州,全市有超过1800万盆(株)年花供应上市,同比增长两成,以传统的年橘、桃花、兰花、百合为主。


  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会长 黄祥富:大概两个礼拜前销量就开始上升了,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平台上一天可以做到上万单。


  广东广州


  家政市场需求量增加 开启“春节模式”


  春节临近,家政市场也迎来了需求量骤增的“年节模式”。


  在广州越秀区,有很多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回家过年,因此实际上可供调配的家政人员数量在减少,而需求量却在增长。


  记者还发现,现在,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动手指、买服务”,来提升生活品质,因此,钟点工服务,也成为春节前后,家政行业的热门服务之一。


  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 廖先生:保洁进入旺季了,现在这个时间市场价普遍都是要上调,大概是到60元左右一小时。


  据了解,从2020年至今,广州已发放10万张“安心服务证”,雇主可通过“广州市家政服务综合平台”,查询家政从业人员动态信息,包括实名认证、无犯罪记录等,实现“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


  转自:央视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