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多元功能和价值 体育消费活力释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03





  2024年是体育大年,重磅赛事云集,运动热潮席卷而来,为体育消费市场赋予了无限活力。其中,赛事经济呈现火热态势,促进地方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大众体育热情被激发,推动户外经济加速升温;体育品牌角逐激烈,运动装备产业不断提质升级……此外,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也令体育消费市场迎来新机遇。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2024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为国内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众多机遇。


  目前,体育赛事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渐成大势。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旅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景区红、街区旺、商圈火,赛事"三进",充分激活了赛事经济。


  文体旅的融合发展也为体育产业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各地通过"体育+"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科技、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布局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此外,户外运动成为今年体育产业利好政策中的关键点。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今年,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提出从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为户外产业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冰雪消费和冰雪经济驶入了快车道,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赛事经济焕发新活力


  从年初的亚洲杯到年中的欧洲杯、美洲杯,再到夏日的巴黎奥运会,2024年,大量赛事汇聚,让体育迷大饱眼福。而我国赛事经济也呈现出亮眼表现。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票房总收入超过了8000万元,相较去年上涨60%,武汉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票房数据,也创下历史新高。


  体育赛事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杭州通过举办国家级及国际体育赛事,大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十四冬"和上海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等赛事,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体育消费的新业态也在不断丰富。网球、滑雪等逐步从小众、新型运动项目发展成为大众运动项目,进一步拓展了体育消费市场。而新生代明星运动员对此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网球项目女单金牌,实现了中国网球项目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性突破,这一优异成绩在国内掀起网球热潮,进而带动了网球相关市场发展。


  此外,体育赛事的引流作用明显,让赛事流量逐步转为消费增量。今年国庆假期前6天,WTT中国大满贯赛事票房总收入达近6000万元,有7.3万名观众在场馆观看比赛,5.8万人前往大满贯公园,带动首钢园区假日期间销售收入超2900万元。


  体育赛事热也推进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与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2024年,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马拉松赛事数量超过600场。通过马拉松体验城市魅力,成为人们潮流休闲方式。


  户外运动热潮席卷而来


  2024年,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十足韧性和增长潜力。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同比增长高达11.2%。


  体育消费领域显示出新的趋势特征,户外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崛起的中坚力量。当前,户外运动已成为全民运动"顶流",消费热潮席卷而来,并且正在持续升温。


  2024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呈现出稳健增长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达到3万亿元。另据《运动户外消费者运营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运动户外用品的消费市场规模将以双位数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达到近6000亿元。


  2024年,户外运动服饰流行,成为大众日常穿搭。今年"双11"大促期间,运动户外商品在电商平台热销。天猫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双11"大促共有589个户外运动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6.5%。从消费热度看,防晒服、登山鞋、冲锋衣、滑雪服等户外运动装备颇受消费者青睐,其不仅引来户外爱好者关注,也实现"破圈",吸引了既追求时尚度又追求实用性的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创始自海外的高端品牌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北面、狼爪、始祖鸟等不断扩大影响力,占据了一定的户外市场份额。同时,国内品牌也在探索和崛起,如骆驼、探路者、凯乐石等品牌,借助创新研发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记者 王怡菲)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