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菜市场“代炒菜”服务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就餐选择。但记者注意到,该服务模式在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在合规性、价格、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相关部门应压实监管责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多地菜市场推出“代炒菜”服务
日前,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菜市场纷纷推出了“代炒菜”业务。代炒服务,即消费者在菜市场选购完所需食材后,可以选择有此业务的档口厨师现场烹饪,并支付一定的加工费。
据悉,在上海浦东的一家菜市场,李冬的“代炒菜”档口生意火爆。他提供的代炒菜品丰富多样,包括土豆丝、酸菜鱼、糖醋排骨等,加工费从6元到20元不等。“上班族工作繁忙,很多人可能不具备在家里烧饭的这些条件,所以市场里慢慢就有了'代炒菜'档口服务。我们不像以前做餐饮店,担心顾客点一两个菜会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哪怕只炒个土豆丝,对我们来说都一样。”李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代炒一个素菜收费6元,复杂一些的荤菜小炒15元,大荤20元封顶,如果消费者只买了鸡、鸭、鱼,档口还提供包括蔬菜在内的配菜服务。
“消费者在菜市场里买好菜,再选择让厨师帮忙烹饪。这种服务模式,提升了消费者的就餐体验。此外,代炒服务的价格策略灵活多样,商家通常根据食材的种类和菜品烹饪的难易程度来制定加工费。素菜、荤菜、特色菜品分别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这样一来,既可以确保经营者获得一定的利润,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业内人士指出。
“代炒菜”服务受热捧 折射消费者餐饮新需求
“我平时工作忙,下班回家已经很累了,不太想做饭。现在菜市场有了代炒服务,我买好食材,稍等片刻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真的很方便。”正在等待取餐的小张说道。
对于和小张一样的上班族来说,晚餐的选择常常成为一大困扰。“外卖虽然很便捷,但食品安全和口感难以保证;外出就餐费用高且有时需要排队等候。代炒服务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小张认为,消费者在菜市场亲自挑选新鲜食材,可以确保食材的来源与质量,再交由厨师现场制作,既省去了繁琐的烹饪,又能享受到可口的食物。
不仅如此,代炒服务还为老年人群体带来了便利。一些老年人因行动不便,自己烹饪存在诸多困难。代炒服务使他们不仅能够轻松享用新鲜出炉的饭菜,还改善了其生活状态、降低了生活成本。76岁的消费者孙奶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服务,对老年群体特别是日常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真是既省心又贴心,我们可以较为方便地吃到热乎乎的饭菜。”
记者了解到,尽管代炒服务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好评,但也有部分消费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虽然这种模式服务方便且能保证食材新鲜,但部分菜品的口味和烹饪技巧仍有待提升。除此之外,代炒服务的价格相比外卖和餐馆虽有一定优势,但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仍显得略高。
“代炒菜”仍需提升服务合规性
从上述消费者的反馈来看,“代炒菜”服务虽然针对不同菜品设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反映价格略高。对此,品牌营销领域专家高承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该服务应制定明确、统一的价格收费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服务的透明度,也能有效避免商家间的无序竞争和价格欺诈行为。同时,在价格的制定上,需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与商家的成本。一方面,相关方应基于食材、人工成本及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设定价格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确保价格既不过高导致消费者流失,也不过低影响商家的正常运营。”
记者注意到,“代炒菜”服务的一个优势是消费者可以亲自挑选食材,但烹饪过程由商家完成。因此,卫生安全和烹调口味成为消费者十分重视的问题。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代炒菜'服务因涉及到食材的加工和烹饪,所以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卫生标准。商家应确保厨房的清洁卫生,使用符合标准的烹饪器具,并对厨师进行严格的卫生培训。此外,面对多元消费群体,商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喜好调整菜品甜度、酸辣度,以满足其口味需求。”
随着“代炒菜”服务的兴起,其合规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高承远表示,“'代炒菜'服务目前虽无法规约束,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指导。第一,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商家的责任、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第二,要加强对商家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服务意识;第三,可以建立消费者投诉渠道,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
尽管目前“代炒菜”服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在产业观察家洪仕宾看来,未来其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菜市场精细化服务升级背后,是竞争的加剧、年轻顾客的需求、客户粘性的增强等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是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迭代加速的结果。“以目前的生活节奏来说,最近兴起的'代炒菜'服务,未来一定是刚需。将来,整个菜市场行业也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他说。(记者 卢岳 □ 王紫茜)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