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街头巷尾的菜市场,是生活的缩影,也是城市的名片。目前,越来越多的菜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
近些年,随着大型农贸市场相继退出,一批“小而精”的便民菜市场成为了百姓身边的“菜篮子”。经过数次改造,这家菜市场为周边社区1万余户、3万多居民和百余个社会单位提供农副产品。北京市商务局表示,到2025年,全市将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尤其是超200个菜市场将转型升级。
一线城市的菜市场在有限的空间里升级“内涵”,南方的菜市场则大刀阔斧地增添“新意”。这两天,长沙正下雨,路面有些泥泞,但走进菜市场却宽敞明亮,整个家禽售卖区域还有新风系统来提高空气质量。
在市场的管理部,记者看到一张表格,用不同颜色的旗子来对商户进行评价。
为了避免安全隐患,2023年开始,市场辅助商户进行液化气管道和电力设施改造。刘家荣经营的藕丸一直是市场的人气食品,一天最多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他家也是第一批进行改造的商户。
如果来到江苏蠡湖,很多人都会来当地网红菜市场“打卡”。这里经过改造,成为买菜、休闲、社交的新场所。
无锡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吴凯表示,鼓励市场积极引入特色餐饮、“老字号”品牌和首店经济。引入“小修小补”、文化阅读、健身休闲等服务功能,让农贸市场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慧”菜市场 既益消费者又利商家
菜市场在提升购物环境、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智慧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居民买菜可以更安心、经营者销售可以更精准。
在无锡的一家菜市场里,市场入口处一块蓝底的智能显示屏上,新品上市、最新菜价、抽检结果、商户信息等一目了然,买卖信息都可以通过电子小票来核对。
在菜市场专门设置的实验室,消费者可以随时检测农药残留。而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菜市场也越来越“智慧”。上海的菜市场里,菜品的安全溯源和售后服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