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消费新势力!珠宝品牌强势竞逐年轻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03





  春节前夕,24岁的吴安在某县城商场一层的黄金专柜买下一件5G工艺黄金生肖龙红绳手链作为自己的本命年礼物。这已经是吴安购入的第三件黄金首饰。工作之后,吴安便开始热衷于购买珠宝,从珍珠水晶到白银黄金,她每年都会为自己增添一件新珠宝。“以前我喜欢轻奢品牌的彩钻和水晶,买过几件吊坠和项链,最近更喜欢小克数的黄金,不仅能保值增值,而且可选择品牌更多,不容易撞款。”


  吴安对于首饰类型的选择也从项链转移到手链,“手镯手链可以叠戴,提升自己的精致度,而且能够在不经意间展示出来,吸引别人注意。”


  吴安是目前众多年轻珠宝消费者的缩影。随着年轻群体消费能力的提升,他们对于珠宝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强。无论自用搭配还是年节送礼,一件精致百搭、高品质的珠宝逐渐成为首选项之一。年轻消费者或已成为珠宝行业新的增量市场。


  年轻力量崛起 珠宝消费需求呈现新特征


  珠宝市场年轻化趋势显著,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珠宝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


  2023年国内金饰消费再创新高,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开始加入“购金潮”。以往黄金在年轻人心目中会略显“老气”,但随着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金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及节庆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年轻消费者会在黄金首饰中寄予美好的愿景。


  与此同时,年轻人对于个性化的追求日益显著,相比于昂贵,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彰显个人风格和品味的珠宝。菜百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的融合中,寻找与自己喜好的契合点,文创IP产品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


  受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年轻群体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断发生迭代, 很多年轻消费者表示,不仅买得好更要买得值。一方面他们会热衷购买黄金这种具有投资价值的首饰,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也将消费目标投向珍珠这类价格选择区间大、款式多样的高性价比饰品。


  在材料的选择上,年轻消费者具有更强的环保意识,这也带来了人工培育钻石、人工养殖珍珠的火热。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Pandora)在1月宣布不再采购新开采的银和金用于珠宝制作,全面使用回收金银。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也响应了年轻人对于可持续材料使用的期待。


  与此同时,年轻消费者对于珠宝知识的了解相对有限,品牌价值就成为影响他们珠宝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年轻群体更多将珠宝品牌与信任和质量联系在一起。而随着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年轻人对珠宝的信息获取和购买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了解珠宝品牌和产品信息。


  多面发力 珠宝品牌强势竞逐年轻市场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环境和消费需求影响下,珠宝行业的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稳中有进,“爱买珠宝的年轻人”更为珠宝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周大福集团2023财政年报显示,该财年内,集团整体财政表现坚韧,营业额按年下降4.3%,下半年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历峰集团第三财季珠宝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6%,亚太市场表现良好。销售业绩的稳定向好也为不少珠宝企业增添了信心。


  纵观整个珠宝行业的发展及当前年轻化的消费趋势,刘炜明表示,品牌要从迭代浪潮中脱颖而出,就要在“人”(消费者)、“货”(产品品类)、“场”(线下线上各渠道)三方面继续持续发力,不断创新,优化升级。


  首先要充分认识年轻消费者,加强沟通,积极掌握其多变的消费需求、多元的购物触点,构建全域用户思维,更新消费者画像,以年轻消费者倾向的渠道、场景作为品牌着力打造和开发的重点。


  其次要深挖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珠宝品牌应在年轻群体消费诉求比较强烈的细分品类上多下功夫,如保值增值的黄金饰品、带有国风元素和文化底蕴的国潮珠宝等,持续探索产品经典传承与现代性的融合。


  最后,珠宝品牌不仅要深耕传统渠道,也要瞄准新渠道抢先布局,线上以年轻消费人群活跃的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为主,线下则开设快闪店、品牌体验店等,找到正确的突破点,从而为行业注入新活力。例如卡地亚(Cartier)在去年3 月发布 YSSéE DE CARTIER 卡地亚风格史诗系列影片,以短视频的方式讲述卡地亚在设计和美学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短片上线仅一周,就斩获百万播放量。卡地亚在中国社交平台的布局有助于加强与年轻群体的沟通对话,进一步打通了中国年轻消费市场。


  总体而言,珠宝消费年轻化是一个积极的趋势。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也推动了珠宝行业的创新和进步。珠宝零售发展整体向好,各大珠宝品牌应抓住“年轻消费市场”这一新的增长点,多面创新,不断增强产品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增强行业发展新动能。(杨婉新)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