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变身大型KTV 年轻人为啥乐意买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24





  2023年的演出市场呈井喷态势,许多城市的周末都被演唱会“承包”了。演唱会百花绽放,而歌迷们也不按套路出牌,创造出了许多新“玩法”。


  比如,“开演唱会不用亲自唱,歌迷合唱给偶像听”。近日,歌手伍佰频繁因歌迷们“代他唱歌”登上热搜,被网友造“梗”无数。即便他回应“这不是事实,我有唱”,但似乎除了他本人,无人在意——毕竟在演唱会结束后,现场观众的歌声依然经久不绝。


  从跟唱到合唱,观众与演出者的互动感越来越强。另外,在手幅上写想说给歌手的话、打造“星光海”、和歌手共同演绎一首歌等,亦成为接纳度极高的“演唱会仪式”。


  从听歌到合唱 关键词是“表达”与“共鸣”


  “90后”女孩李女士在某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工作,她自大三起便开始听演唱会。起初她喜欢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听,“第一次听演唱会,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喜欢的歌手,所以不希望歌手的声音被干扰,即便自己的也不行”。如今她更喜欢参与到合唱之中,“这让我有一种参与感,在唱歌蹦跳之间肆意感受快乐”。


  杨千嬅MY TREE OF 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出品人、正向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创办人丁子高觉得,在流行音乐文化的氛围之下,听众跟唱互动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源自生活点滴,容易引起共鸣,从而出现大合唱和跟唱的现象。”丁子高说,杨千嬅的歌曲连接了听众的青春与记忆,当伴随成长的音乐再次响起,一幕又一幕的回忆便会涌来。


  汪苏泷2023“世纪派对”巡回演唱会出品方、大象音乐集团CEO李思睿认为,社交媒体的普及让观众视角成为演唱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互动性强,跟唱现象较多。


  “观众真正听过很多遍歌之后,才有能力去跟唱。观众真正有共鸣,才会来到演唱会现场跟唱。”毛不易演唱会出品方、哇唧唧哇音乐事业中心总经理辛志宇分析,能力和选择两个方向都达成,观众才能够跟唱。“对于有的年轻人来说,大合唱其实是情绪的一种疏解。”辛志宇认为,毛不易的很多歌曲就是普通人的情绪观照,在这方面具备优势。


  在很多演唱会中,观众大合唱一般只存在于几首歌期间,而在伍佰演唱会中,合唱几近持续全程。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李姗认为,这具有特殊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伍佰是创作型流行歌手,受众广,歌迷群体庞大,为大合唱提供了人数基础;流行音乐本身就更贴近大众,听众更易于合唱;在伍佰成名的年代,网络不发达,大众能够接触到的歌手有限,因此受喜爱的歌手影响力较大,而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更丰富多样,听众对一个歌手的喜欢很难再达到类比伍佰的效果。


  手幅、海报、“星光海”让演唱会充满仪式感


  从跟唱到合唱,观众与演出者的互动感越来越强。而从互动方式上,有的人还特别制作手幅,写上想对歌手表达的话语;有的人穿戴特定的服装和饰品,和歌手进行互动……双方的交流模式也更为多元。


  看演唱会之前,歌迷刘女士会提前制作海报,写上想听的歌曲,希望和歌手在点歌环节互动。她特别提到,自己喜欢的歌手和粉丝之间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快歌站起来听,慢歌坐下欣赏,到了某首特定歌曲,要把手机灯打开摇摆,“大家用灯光共同营造星光海,光是看到这个场景就感觉被治愈了”。


  丁子高认为,现在的观众对于和演出者近距离接触的愿望更为强烈,“其实过往也如此,但因为现在的技术更成熟,所以效果更明显”。例如,观众会自行制作手幅或者高举想听的歌名,来吸引演出者的注意。同时,观众对于演唱会整体观感的要求亦有所提升,“除了感受歌手的演绎,更会欣赏舞美、服装造型、视频、音效等”。


  据辛志宇观察,当前观众对于观看体验、观看感受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主办单位的宽容度降低。辛志宇坦言,观众体验感是做演唱会价值排序的首位。在演出前,其团队会对场馆进行全面排查,例如冷气的温度是否适宜,视野是否有遮挡等。


  真唱是互动演唱的前提 音乐仍是演出之本


  辛志宇说,“国民性”和“温情感”是毛不易的两大特质,“我们希望这是一个纯粹的演唱会,能够给听众带来良好的听歌体验”。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团队对演出进行设计。比如,在互动点歌环节,毛不易根据现场荧光棒的颜色比例,选择演唱歌曲;在520演出当天,使用限定歌单。


  李思睿认为,演唱会的本质是唱现场和听现场,在此基础上满足歌迷亲眼见到歌手本人的情感需求,同时让舞台更充分地展现音乐、满足观众的新鲜感。伴随娱乐形态的多样化,如何让视觉的效果更加震撼、舞台的呈现更加丰富、互动的形式更加有参与感,这些都是要在演唱会这个载体之上去添加的。  中国青年报


  转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