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旅游是打开旅游消费的一扇窗。人一旦走到街上去,就会产生消费,从太空看地球,一座座城市的灯光照亮夜空,越来越多的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开始被唤醒被满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日前在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指出,2018年以来,我国夜间旅游的理论建设、政策促进和市场实践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多方面成就。
“从全国范围来看,晚上六点至十点是消费相对集中的时间,随着旅游休闲时间得到有效拓展,旅游场景开始持续丰富起来。”戴斌表示,过去五年,更多的夜间演艺沉浸式演出、音乐节给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夜间好去处,主题公园度假区营造的夜间场景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空间,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都是夜间经济代表性空间,如北京前门大街、太原的钟楼步行街,为广大游客市民感受城市氛围共享夜间美好生活提供了生动的场景。
“95%的夜间出游意愿,358项相关政策的保障,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一级博物馆夜间开放率超过三分之一,5A级景区开放率超过五成,创建了243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夜游市场规模1.57万亿。”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组负责人赵一静发布的《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课题组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中,夜间游客量排名前10城市2023年1—8月的游客量占全国夜间游客总量的21.4%;城市夜间游客规模平均恢复到2019年的110%。2023年1—8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
赵一静进一步介绍,课题组调研发现,富有文化内涵的夜游产品“叫好又叫座”已开始成为市场共识。夜间美食在夜间消费当中占比较重,“品文化”是这两年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夜间美食消费的重要特征。此外,夜间的生活新集市开始更加重视社交,特色越融越火,主题常换常新,中医、人才、体育、二手买卖等生活服务类夜市受到关注。夜间休闲街区跟艺术、文化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还发布了“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青岛、福州、南京、深圳、武汉、洛阳、三亚、长沙、成都、扬州上榜。
旅游是三亚的支柱产业之一。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兴武称,今年以来,三亚市共发放了消费券接近1.5亿,也拉动了整个消费15亿元,2023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327万人次,其中,9月份游客接待量接近2000万人次。过夜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夜间经济夜游产业的发展将为三亚旅游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目前,三亚市正以不夜城为IP的旅游模式正在积极打造非遗集市、特色风情街、城市灯光秀、游船夜游等多样文化业态,打造“夜游三亚、夜玩三亚,夜购三亚”特色活动,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串联三岸两河突出主题光影秀等,形成了休闲经济和快乐旅游为一体的不夜城。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爽介绍,青岛在夜间经济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2023年1月,青岛率先在山东省出台了支持文旅发展的12条,大力发展夜间的文旅经济。“前三季度青岛市文化旅游行业强势复苏很大情况也得益于我们出台的政策还有夜间经济的强劲发展。”郭爽表示,夜间经济中文旅餐饮占很大一部分,青岛市接下来将放大啤酒效应,在每个区市打造一个啤酒街夜间餐饮,每个区市的聚集区验收通过后将一次性给予市场主体一百万的标杆奖励。
有了政策的扶持,下一步就是培育各种业态。“今年以来,各地演唱会特别火爆,3月开始,我们举办了机场音乐节,这是全国第一个利用原有的机场举办的音乐节,提供全产业链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两天观众量达13万人,80%是外地游客。”郭爽表示,青啤博物馆还举办了沉浸式的演出,讲述了一杯啤酒的故事,吸引了大量观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再一次明确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规范创新发展;完善夜间照明、停车场、公共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所、文博单位等延长开放时间。
在刚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夜间旅游消费情况值得瞩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用户夜间到店消费规模占比超64%,“夜间游玩”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228%。成都、上海、长沙、重庆、北京位列夜间玩乐消费TOP5城市,重庆解放碑商圈、上海迪士尼商圈、长沙五一广场商圈、重庆观音桥商圈、武汉光谷/鲁巷商圈跻身全国夜间消费最火的五大商圈。
在戴斌看来,夜间经济有效地延长旅游消费时间、丰富旅游业态、有效扩大投资。旅游目的地在走向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要寻找新的动能,探索新的路径。未来的夜间旅游既要满足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新需求,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创造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戴斌建议,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和区域产品优势,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多层次的夜间美好生活的新选择。(宋雪)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