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作为涵盖两个重要节日的加强版“黄金周”,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8天假期消费市场的成绩单可谓亮眼。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是五年来最旺“十一”。支付宝发布的“十一”消费报告显示,面对吃、住、行、游、娱、购等丰富的消费产品供给,“十一”假期前三天全民人均在实体店消费的频次同比增长了45%。
我们看消费市场,除了看数据,还应进一步看微观市场的表现。今年以来,各地为促进消费市场加速恢复,采取了包括创新模式、优化服务、丰富形态等方式,推动了文旅、餐饮、文娱、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形成很多新的增长点。
文旅消费已成为多数国人节假日的刚需。今年以来,随着文旅市场不断扩大,“旅游+美食”“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实景演出”等多重创新的文旅“套餐”成为各地破圈儿的重要方式。这意味着,在文旅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地不再唯资源论。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行业特点、用科技、艺术、文创等手段在内的融合发展,塑造新业态新场景的运营与推广已成为行业共识。
非文旅消费意愿火热。节日期间仍有多数消费者选择居家休息。京东消费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家电消费增长迅速,其中智能家电、厨房家电等改善型商品增长最为明显;国庆长假作为婚庆的集中举办期,也拉动了黄金珠宝消费的增长。投资金消费增长772%,珍珠吊坠增长69%,和田玉项链增长41%;婚庆火爆也拉动鲜花礼品的热销,婚庆鲜花销售同比增长104%……这些皆体现出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
尽管各项数据彰显出消费市场的内生动力,但我们仍要看到微观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出行方面,高速堵车、高铁票“优先满足长途旅客”、飞机票及酒店价格飙升等问题令人忧虑,亟待提高相关行业的自律与监管来解决不公正现象。又如旅游方面,热门景区人满为患,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影响游客的出游体验,也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再如物流方面,居家消费对相关商品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要求较高,如何保障节假日的服务品质,也是相关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当前消费需求不断走高,必然要求消费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而带动国民经济各个环节优化升级,促进供给端提质增效和供需更好匹配。
“黄金周”消费市场可以说是市场的阶段性“考试”,我们唯有发现问题,才能抓住机遇,实现优化。我们期待未来继续聚焦重点,多措并举,拓宽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改善消费条件。各地区各部门要紧跟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才能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更大动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王菲)
转自:中华工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