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各大体育赛事的接连举办可谓是赚足了体育迷的眼球。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足球队的友谊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率先打响,接着迎来了成都大运会的顺利举办,而杭州亚运会等赛事也即将在9月底拉开帷幕。体育比赛接踵而至,不仅燃起了观众的观赛热情,也激发了其消费新活力,让“体育+”消费的多元化细分应运而生。
国内外赛事接踵而至 “体育+”效应凸显
2023年7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全面恢复线下体育赛事,高质量做好大型国内外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和备战参赛工作,支持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内外体育赛事。
政策一经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杭州亚运会遇上国庆假期,面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量剧增,住宿保障成了“老大难”问题。8月22日,杭州市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倻捷表示,“优先在大杭州范围内做好跨区、县(市)的住宿资源统筹引导;当杭州住宿资源不足时,协调周边地市共同做好住宿引导。”
不难看出,随着各大赛事的回归,体育与相关产业的关联逐渐紧密,“体育+”效应不断释放。据悉,梅西此前携球队来中国参加比赛,北京酒店6月15日预订量同比增长5倍。无论是梅西中国行、成都大运会还是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中国网球公开赛,比赛热度的持续攀升,也让机票、酒店等需求持续走俏。
对于“体育+”效应日益凸显的原因,商业专家、产业空间研究院主任潮成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首先,赛事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观赛和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其次,体育与旅游、文娱等领域的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具内涵和吸引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也为‘体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平台。”
以赛事为引擎 释放体育消费新活力
记者看到,在“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如今的体育消费不再局限于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交易,而是衍生出“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研学”等新消费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体育消费中,用品消费占总体份额的60%左右,而体育主体产业份额不足20%。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交平台的崛起,体育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趋势逐渐显现,形成体育旅游、体育文娱等形式,由此带来的衍生产品更加丰富,同时也促进了多元化的体育消费。
以成都大运会为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消费业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增长12.7%,而大运会期间全市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21.6%。暑假叠加大运会,成都整体旅游订单量迎来了一波增势,同比增幅近140%。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旅游热门选择,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来自北京的李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因为我很喜欢大熊猫,这次来到成都,除了看比赛,第一个去打卡的地方就是熊猫基地,当然更购买了不少文创纪念品。”记者了解到,随着大熊猫热度的不断攀升,也让各类文创产品颇受游客青睐。一店家表示,“大运会期间,有很多来到熊猫基地的游客会到文创店里逛逛,选购具有大熊猫元素的玩偶、水杯等。”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赛事不仅带动了文旅消费,还促进了“体育+研学”模式创新,成都大运会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携手成都文旅集团开发研学产品,深受青少年群体的欢迎。
“举办体育赛事极大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潜力”,业内专家指出,“通过比赛带动门票、文旅、食宿、交通等全链条消费复苏,有助于推进城市建设向高质量发展。”
体育赛事助推 各级城市多产业协同发展
数字化时代,“体育+”等复合型产业模式成为主流。在消费者多重需求的作用下,催生了更多元的新兴模式,而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实践也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首先,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其次,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当地特色的推广,例如通过举办特色赛事来宣传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此外,体育活动也可以促进人文教育,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潮成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行业间的交叉融合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理应关注如何保持赛事热度并发挥体育比赛的长尾效应。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赛事组织者可以通过策划更多活动,延长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体育人才和品牌,推动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
记者看到,随着线下体育赛事的逐步放开和扩大,有很多乡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办起了“村超”“村BA”。如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依托“村超”品牌成功出圈,并借此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该专家表示:“因此,中小城市要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点燃大众的消费热情,首先应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和赛事,吸引更多的观众。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体育场馆和场地,提升体育活动的品质和体验。此外,加强体育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和参与度。最后,可以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记者 卢岳 实习记者 王紫茜)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