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国家监管落地!这些产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21





  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潮流下,盲盒的过度营销、信息不透明、虚假宣传、“三无”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


  这些产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活体宠物盲盒”“无人认领快递盲盒”“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近年来,盲盒乱象层出不穷,也引起争议。


  究竟哪些产品能成为盲盒?


  《指引》制定了负面销售清单,规定药品、医疗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虽然《指引》进行了概括定义,但是否属于盲盒,容易存在认知上的模糊地带,需要结合实践予以判断。比如,食品仅外包装不同随机发货、食品成分确定但形状不同随机发货等等,不足以让消费者对随机发货抱有额外期待的,不宜认定为盲盒。


  需要说明的是,《指引》虽然未对食品、化妆品作出完全禁止性规定,但食品、化妆品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安全风险较大。为此,《指引》专门强调经营者要充分履行注意义务,避免以盲盒形式销售食品、化妆品带来安全和浪费等方面的风险。


  此外,《指引》规定,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在价值导向上,《指引》明确,盲盒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含有歪曲历史、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恐怖暴力、宗教极端、民族歧视、分裂国家等法律法规禁止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


  盲盒经营者不得以盲盒名义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赌博活动。


  鼓励建立保底机制,抵制囤货炒作


  盲盒不能“盲”经营。对于盲盒中存在的规则概率不透明、虚假宣传、质量差等问题,《指引》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于盲盒市场中常见的黄牛二级市场炒作现象,《指引》提出,鼓励建立保底机制。


  鼓励盲盒经营者通过设定抽取时间、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等方式引导理性消费,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


  在营销方面,盲盒经营者不得对抽盒规则、抽取概率、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质量、服务提供方式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指引》也对盲盒质量提出了要求。


  《指引》指出,盲盒商品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的,应当获得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盲盒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商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盲盒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商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关于质量、安全的要求。


  盲盒经营者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盲盒商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盲盒经营者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供应渠道、原材料、设计安全性能等方面严格把关。


  严格限制销售对象年龄,鼓励规范学校周边盲盒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对盲盒销售对象的年龄作出了严格限制。


  《指引》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同时,盲盒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需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解决未成年人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


  此外,《指引》还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


  行业企业回应:有利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业内如何看待《指引》对行业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多数从业人员认为,此举有利于盲盒企业、行业的长远发展。


  15日,泡泡玛特方面向中新财经表示,盲盒是潮玩行业流行的一种销售形式,《指引》的出台,在监管层面为行业各参与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对于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营造更好的行业环境以及助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未来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落实《指引》相关细则,助力潮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指引》的出台与落地,将更明晰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与责任,长期利好行业良性有序发展。”卡游动漫亦表示,此前公司已落地多项年龄限制、明示概率等多项引导理性消费的相关措施。今后将继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各方共同构建一个规范、品质、健康的卡牌行业环境。 (记者 左雨晴)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