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今年5月份地方车展密集举行,国内车市整体呈现较高热度,乘用车销量环比及同比均出现增长。然而,销量上扬的同时汽车质量投诉也创出年内单月新高。
6月5日,车质网发布了5月份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5月份平台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3139宗,刷新年内月投诉量最高纪录,环比上涨11.6%,同比上涨15.2%。今年1-5月份,累计投诉量达53540宗,较去年同期上涨11.4%。此外,5月份的有效投诉信息共涉及751款车型,其中投诉达两位数(含)以上的车型120款。此外,当月共接到车企针对投诉的回复13448条。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投诉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但消费者作为驱动汽车消费的重要贡献者,其权益保护还不够充分,消费者优先观念未能有效落地。
分析报告称,5月份部分自主品牌车型出现短期投诉量异常增多,推动月投诉量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并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从典型投诉问题来看,除“仪表台开裂”“部件老化生锈”这两项近半年来频繁出现的投诉问题外,“价格变动”成为5月份较为突出的投诉问题,投诉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品牌国别方面,5月份,自主品牌投诉量和占比大幅提升,投诉量环比上涨约27%,投诉占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最高点;进口品牌的投诉量和占比较4月份略有提升。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的投诉量和占比双双回落。
具体来看,5月份除自主和韩系品牌外,其余各国别的投诉量环比均有所下滑,其中法系品牌投诉量降幅最大,较4月份下降了33.8%。韩系品牌本月投诉量环比上涨12.3%,占比保持不变。
从车型属性来看,5月份中型车和中大型车投诉量迎来爆发,环比均出现翻倍增长,其中后者投诉量较4月份涨幅达1.72倍,投诉来自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相比之下,紧凑型车和SUV的投诉量环比出现回落,其中SUV投诉量较4月份下降18.2%。
5月份,2022款车型的投诉量大幅增长,首次突破5000宗,环比上涨59.1%,大幅拉开了与其他车型之间的差距。上个月投诉量首次突破千宗的2023款车型,本月投诉量回落至千宗以下。
纯电动车型方面,5月份投诉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3000宗,投诉占比较4月份提高了1.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投诉量迎来爆发,环比涨幅超过3倍,投诉占比也升至两位数,投诉增量来自两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对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表示,尽管插电混动车型具有更大的燃油经济性。不过,由于该车型要集成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因此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的确还存在着结构复杂、质量较大、维修保养费用高的问题,因此在售后统计中客诉占比较高。
记者从平台方面处了解到,其受理的投诉主要分为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其他问题和综合问题。在5月份的质量投诉中,除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外,前后桥及悬挂系统投诉环比涨幅最大。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的投诉故障数历史上首次破万,投诉问题集中在“车身生锈”和“影音系统故障”。
在服务问题中,销售欺诈投诉占比最高;服务收费占比再次提升,较4月份提高3.6个百分点,具体表现为“变相收费”和“定(订)金纠纷”。5月份的其他问题中,“价格变动”占据绝大部分投诉份额,且投诉问题点环比上涨71.4%。此外,“疑似设计缺陷”投诉问题点本月也出现明显增长,占比升至两位数,投诉增量来自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当谈及“价格变动”为何会成为5月份较突出的投诉热点时,高云鹏表示,涉及产品质量的问题增长放缓,涉及价格变动、服务水平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投诉增多,事实上反映出了当前消费者对于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
“价格变动投诉量高涨,表明此前车市价格战对于老车主产生了一定影响,频繁的价格变动也会加重意向车主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如今原材料价格趋势性降低,各大车企必然还会下调售价,如何平衡老车主的心理,有效地做出相关调整,提升客户满意度,将考验各家品牌的营销功力。”高云鹏表示。(龚梦泽)
转自:证券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