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时代 “科学护肤”任重道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18





  你会护肤吗?随着化妆品行业进入功效护肤时代,“科学护肤”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无论是护肤产品形形色色的营销内容中,还是社交视频平台五花八门的种草心得里,“科学护肤”无疑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词。而今年即将到来的“5.25全民护肤日”,其官方主题也被设置为“科学护肤 青春飞扬”。


  企业:多样化科普助力“科学养成”


  记者看到,在全民护肤的当下,随着消费者对科学护肤认知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企业在产品研发中更注重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和市场传递着科学安全的护肤知识和理念。


  贝泰妮旗下薇诺娜研究院,于四月下旬联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敏感性皮肤高峰论坛,并针对护肤市场热点常见问题和需求,联合丁香医生发布《敏感,泛敏感护理新理念》,将用户洞察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提出敏感、泛敏感分型护肤新标准,并针对不同肌肤敏感类型提出精准护肤新对策,为消费者提供具备实用参考价值及正确护理引导作用的实用参考。


  护肤品牌联合权威机构发力科学护肤常识科普已成为行业共识。此前,华熙生物也与《健康报》联合发布了《科学护肤指南》,通过联合权威专家团队,围绕16型肌肤科学分型,以及干性肌肤、油性肌肤、敏感性肌肤、初老肌肤等不同的肌肤特性与问题,传递专业级护肤知识,打破护肤误区。


  护肤品牌发力“科学护肤”,科普的形式越发多样。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民护肤日,皮肤学级护肤品集团安德普泰发起了“有普装备”项目,邀请青年消费者亲身参与到科学护肤礼盒的共创工作中。“在项目中,我们与青年消费沟通分享痤疮、敏感性皮肤等领域的科学护肤知识,探讨如何向更多新青年传播科学护肤理念,使大家更受益于科学方法带来的健康与美好生活。” 安德普泰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始终倡导和践行科学护肤,与旗下子品牌芙清、芙芙和芙清密钥联合多地三甲医院定期开展公益科普与义诊活动,更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护肤科普动画视频、图文海报与科学护肤传播赛事。“另一方面,我们在这款产品的营销与传播过程中,也会通过品牌、媒体、平台、达人博主等渠道,传递对于日常科学护肤理念,如常见敏感性皮肤在护肤时的方法与思路等。”该负责人表示。


  消费者:开始追求技术与成分协同


  “以前看品牌,现在看功效。而功效是由产品的具体成分和蕴含的科技决定。”近日,美妆博主邓雅心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科学护肤时代的到来让消费者更关注自身个体需求和护肤产品之间的科学关联,这也让消费者对于护肤产品有了更理性和多元化的需求。


  记者从4月26日天猫美妆联合WWD BEAUTYINC、TMIC 及意略明共同发布的《美奢双全 科技护肤趋势白皮书》观点中看到,随着护肤科学概念的普及和渗透,消费者对抗老、抗衰等功效性护肤产品的要求逐渐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对研发技术的关注度仅次于产品功效、成分、价格,这也让科学护肤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形式。


  另一方面,科学护肤意识的崛起更体现在消费者中大量成分党、科技党的崛起和迭代。“以往消费者闻所未闻的美妆成分,如熊果苷、多胜肽、视黄醇等等,近年来却有着越来越高的普及度。”业内人士指出,“成分党”关注的焦点,也由原来单一地追求护肤品浓度及种类,向更加追求技术与成分协同的阶段进阶,“这些都是科学护肤理念已初见成效的有力体现。”


  专家:辩证看待网络护肤知识


  “在护肤品市场科技驱动的变革中,企业通过对产品成分及功效的深入科学研究,也成为消费者专业护肤的重要依据。” 行业专家孙玉凤表示,需要关注的是,由于社交媒体非常发达,消费者获得护肤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也非常复杂多样。


  该专家指出,例如社交app中随处可见的产品种草和科普,让部分消费者基于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内容,以为掌握足够的皮肤科学知识,却无意识地造成跟风吹捧、夸大某些成分功效等问题。“但事实上,脱离个人肤质、浓度、安全性等因素,讨论某个成分的功效优势,往往会给用户的皮肤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所以我们更鼓励年轻消费群体从专业的渠道学习了解信息,理性辩证地看待网络上的各种护肤知识,谨慎选择护肤品和不熟悉的成分。”


  “护肤品毕竟不是药品,它更是一种日化产品,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体验。“对于如何进一步基于消费科学护肤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安德普泰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护肤品行业基础设施逐步趋同,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去中心化趋势的发展,消费者的科学护肤意识与需求会愈来愈强,实现科学护肤任重道远。而护肤品行业企业未来可见的竞争方向,将会聚焦在企业的科技实力,以及用户需求满足两个方面。(记者 卢岳)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