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跨境物流“筋络” 实现中国商品“卖全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21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从1.06万亿元增至2.38万亿元,增长了1.2倍。今年前3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离不开高效的跨境物流体系保障。跨境物流,即跨越国界的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及其配套增值服务。跨境物流具有国际性、复杂性、时效性、安全性和信息化等特点,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度重视跨境物流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出台《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的目标,旨在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跨境物流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全球化贸易不断深入,我国跨境物流取得显著成就。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跨境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货源基础。我国海运连通度全球第一,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今年1至11月,全国主要港口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涨8.5%。中欧班列连接25个国家220多座城市,开行数量和货运量均实现高速增长。截至11月15日,中欧班列开出10万列,累计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准箱,货值突破4200亿美元。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国际海运为主体,以中欧班列、国际寄递、国际航空、国际道路运输为补充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


  当前,国际局势变幻不定,使我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点增加,跨境物流也受到影响。跨境物流涉及长距离、长时间的跨国运输,涵盖运输、进出口清关、商品检验检疫、境外仓储、本土派送等环节,物流费用相对较高,海运“一箱难求”等运力不足问题阶段性推高运输成本。我国物流企业在国内表现出色,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另外,部分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退货难等逆向物流体系短板明显。


  建立完善的跨境物流体系,畅通跨境物流“筋络”,提高跨境物流运输效率,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跨境物流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物流通畅度、便捷性的各种堵点痛点,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设完善跨境物流基础设施。今年,我国出台了《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等政策措施,推动物流企业合理布局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我国物流企业纷纷加大海外仓建设力度,拓展全球供应链物流网络,为中国商品“卖全球”提供稳定的快速通道。接下来,还要推进边境省区智慧口岸建设,保障陆路口岸货运物流高效畅通。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水平,积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


  加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物流企业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资源的精准配置以及全链路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加强智能运输、绿色包装等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实现全球物流供应链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供应链物流生态圈建设。我国物流企业要抓住政策红利,扩大国际“朋友圈”,通过合作、并购、持股等多种方式,联合更多的当地“朋友”,建立集海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一体的国际物流网络。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还需要与更多的国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打通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成品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物流生态圈。(胡立彪)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