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5日,第18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物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面积近10万平方米,覆盖14大展区,近2000家参展商和26万名国内外专业观众与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中国物博会进入全球物流会展第一梯队,是深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一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2023年10月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物流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把国际大港搬到内陆客户“家门口”
8月22日,“邵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首发,内陆港湖南邵阳启用,这是今年深圳港新增挂牌的第4个内陆港。今年1—8月,深圳港通过内陆港模式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54万标箱,同比增长11.23%。
内陆港加速布局,成为深圳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8月,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5.6万标箱,同比增长14.4%。作为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达248条,航线覆盖全球六大洲、十二大航区主要港口,连续20年位列全球排名前四集装箱港口,LNG接卸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深圳还开通6条国际滚装航线,去年汽车海运出口同比增长348%。小漠港一期、宝安综合港区一期相继建成投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部署要求,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推动海铁联运发展和内陆港建设,吸引更多大湾区内河货物和西南、中南地区货物经深圳港进出口。深圳港已开通43条组合港航线,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和全省七大关区组合港全覆盖,挂牌运营19个内陆港。
其中,组合港实现“多港如一港”,外贸集装箱可在大湾区喂给港办理报关、交还箱和通关查验手续,“两次报关”变为“一次报关”,提升深圳港中转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内陆港则把国际大港搬到内陆客户“家门口”,鼓励码头通过海铁联运将内陆港货源运至深圳港出口,例如8月20日首发的“渝深港图定班列”,就将重庆至盐田的运输时间从5天缩短至2天。
深圳国际航空枢纽辐射能级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深圳机场全货机航点达60个,覆盖五大洲,通达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8月,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117.9万吨,同比增长16.8%,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三。深圳跨境电商空运专线达11条,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运输试点。
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作为“供应链之城”,深圳物流产业竞争力持续加强。深圳拥有8万余家物流企业、4000余家供应链企业。2023年全市快递业务量63.7亿件,较2018年增长98.4%。
跨境电商物流、无人配送、无人运输等物流场景成形成势,深圳“绿色物流区”连片运营,绿色货运配送示范水平全国领先。2024年1—8月,深圳低空无人机载货飞行35万架次,直升机载人飞行超过1.5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已建成使用低空物流运输类起降点131个,开通无人机载货航线212条。
壮大现代物流优势产业,深圳出台“7+30+N”三级物流场站体系规划,建设高标仓、冷链仓约187万平方米,深圳物流企业在全球布局海外仓超380万平方米,规模居全国第二。
随着电子商务、冷链运输的发展,社会对高标准、近距离、设施先进的物流仓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动修订建筑层高等物流仓储关键建筑设计标准,推动传统仓库向高标仓、智慧仓升级改造。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项目占地33.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以传统铁路货站上盖智慧物流园的模式,将打造全国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稳定的全球供应链、维护亚欧经贸关系的助力器。深圳中欧班列自2020年8月开行以来,累计为超过6500家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服务。截至2024年8月底,深圳中欧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累计开行706列,发往欧洲及亚洲44个国家,货运量6.82万标箱,运输货值超23.5亿美元。
深圳全面推动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推进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西部公路枢纽物流园、机场南区国内转运库、盐田港东作业区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为1663.81亿元,同比增长7.90%;深圳市物流业平均景气指数51.80%,同比提升8.29个百分点。深圳将持续推动物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