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夜晚,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响起阵阵掌声,村民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歌曲《欢天喜地》、小品《家和万事兴》等节目。这些专门演给村民的节目,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马庄乐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最近,马庄乐团获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大家演得更起劲了——
马庄人很忙,农忙时要忙庄稼,农闲时忙着排节目、演节目。四时八节,马庄都要搞民俗表演。扯闲篇、搓麻将在马庄是看不到的,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同样,不正之风在这里也没有存在的土壤。
一、阻断不良风气,牵引文化立村
马庄乐团成立于1988年,是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的农民乐团。当时,老书记孟庆喜提议投资12万元组建一支农民铜管乐队,乡亲们大吃一惊。小号、长笛、圆号、黑管、萨克斯、电贝司,还有架子鼓……听惯了二胡、锣鼓的村民觉得这些洋玩意“怪腔怪调”,也见不得如此“大手大脚”。
老孟之所以要搞乐队,起于一次尴尬的经历。多年前有一天,孟庆喜与村民聚在一起拉家常,收音机里播放《国际歌》,老孟随口问了一声:“这唱的啥?”大家面面相觑。一个年轻人说:“调子很深沉,可能是哀乐吧。”
孟庆喜心里沉甸甸的。贾汪区是全国知名的矿区,煤炭资源让村民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口袋鼓了,但脑袋好像空了,文化没了。第二天,孟庆喜就召开支部会议,商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最终决定成立这支农民铜管乐队。
回忆过去,马庄乐团团长孟辉很感慨。那时候,村里酗酒赌博屡禁不止、殡葬改革寸步难行、迷信活动大行其道,是乐队带来的正能量渐渐改变了这些不良风气。
时代在变,初衷没变。“乐团坚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引导村民远离不良嗜好,用向上向善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村民修养,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振村民的精气神。”孟辉说。
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民,用拿过锄头的手拨弄着西洋乐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田间地头,30年间演出8000余场次,演遍了徐州周边的城市和乡村。
乐团服务基层演出现场
“有了乐团,我们劳动之余的生活充实多了。”
“我觉得是有了荣誉感,不能再做丢人现眼的事了。”
“没时间搓麻将,学乐器得下功夫。另外,我还要参加周末舞会呢。”
……
如今,在马庄村人的认知中,小康的标准,一是“物质富裕”,二是“精神富有”。小康的内涵不仅仅是具体的经济的“硬件”,还包括文化的“软件”。孟辉说:“乡村振兴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民对文化演出的需求很迫切,好的节目能起到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推动进步的作用,这也是乐团成立之初希望达到的效果。”
“演的、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家长里短藏着大道理。”村民爱看马庄乐团的节目,觉得接地气。演出结束时,常有认真的观众找到孟辉提出建议,比如,小品里的一句台词怎样更符合本地的语言习惯,演出什么样的内容会让村民更喜欢,孟辉从农民观众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灵感和演出经验。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马庄乐团在当地为农民演出,本来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愣是因为应村民要求乐团不断返场,延长到3个小时。
在乐团的牵引下,马庄村走出了一条“文化立村、文化强村”的路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庄文化”现象。
这两年,马庄乐团成立了“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就像不停转动的“文化水车”,带动更多农民忙时从农、闲时从艺。
乐团服务基层排练现场
二、“文化水车”输出更多正能量,助力文化强村
如今,乐团有20多人,个个是多面手,不仅能演奏管乐,还能唱歌、跳舞 、说快板等。团员不仅开展文艺表演,还当起了政策理论解读员、时事政治宣讲员、法律法规宣传员。
党的十九大开幕时,全体党员在村党员活动室收看了直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让大家心潮澎湃。党员夏桂美看了直播后,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要创作一个作品,让全村人都能充分了解党的好政策。当天晚上,夏桂美从10点开始创作,一直写到第二天凌晨4点,完成快板《新思想引领新时代》的初稿。丈夫是她的第一个听众,夫妻俩唱唱改改,几经雕琢,完成定稿。
马庄农民乐团自编自演的学习贯彻时代精神快板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村时,观看了《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快板作品,称赞“编得好,演得好”,鼓励他们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多作贡献。
2018年12月10日,马庄村举办“农民乐团建团30周年庆暨全国百村文化交流巡演首场演出”活动,向30余位全国知名村庄代表展示了马庄人的精神风貌,积极向周边地区推广“马庄经验”,号召村民积极参与精神文化建设,忙时务农、闲时从艺。
这两年,马庄乐团成立了“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先后编排了快板《牢记使命再出发》、小品《家风》等,继续通过开展巡回演出,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传播到百姓心头。“结合党的方针政策,编排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着重讲述农村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乐团就像不停转动的‘文化水车’,把马庄文化灌溉到千家万户。”孟辉说。
“现在,我们把培养起来的文艺爱好者都变成文艺志愿者,他们再去带动当地的一些文艺爱好者来服务群众,通过不断扩大的带动效应,让当地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孟辉说,“这让乐团很有存在感,同时也感到压力,服务好农民,我们需要先不断提升自己。”
孟辉在演出现场
村民的欣赏水平、音乐素养高起来了。“尤其是现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文化娱乐内容相当丰富,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的演出套路来,农民肯定不爱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演出效果,推出新的演出内容。”孟辉说。
临近春节,马庄乐团更加繁忙,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除了排练、安排演出,孟辉还在思考乐团下一步的发展。“马庄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将邀请专业人才指导,全面提升乐团演出水平,不断吸收优秀艺术从业者,增加乐团演出量;鼓励村民继续创作优秀节目,展现马庄风采;结合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组织开展工笔画、朗诵、太极拳等一系列兴趣培训班,打造贾汪区首个农村文艺志愿培训基地。”
他山之石
一、始终“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以本村农民为主要成员,以演农村事、道农民情为主要内容,并利用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寓教于乐,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老百姓中得到传播,凝聚民心、改变村风。
二、通过发展志愿服务扩大服务面,以文化带动文明、以模范带动群众。在以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补充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带动更多农民直接参与文化建设,忙时从农、闲时从艺。
—记者手记—
采访孟辉时,有两次都被“拒绝”了。一次因为晚上马上要进行演出,一次是因为乐团要排练。工作安排虽然紧张,孟辉声音里并没有丝毫疲倦,反而洋溢着使不完的干劲。从他的描述里,能感受到马庄村蓬勃向上的精神。
1995年,作家乔迈曾到马庄村访问,在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双翼的神马》里写道:“马庄村给我的深刻印象始终是这里的非凡处,即真正的变化是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变化。这是开放在这块土地上的最美的花朵,是最耀人眼目的最宝贵的美玉真金。”乔迈形容的马庄村的变化,是马庄乐团发展历程的写照: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将文化艺术又送到田间地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乡村风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庄乐团结合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积极举办农民乐于参与的趣味性、劳动性文体活动;为满足群众需要,乐团志愿者又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艺培训,号召农民朋友忙时务农、闲时从艺,把热爱文艺的种子播撒到家家户户……马庄乐团的多年努力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
接下来,乐团应将优秀经验推向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这既需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也要求结合“互联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媒体渠道扩大影响面,同时,还要进一步结合村民的文化需求,继续推出更多富有本土乡村特色、让农民易于接受的作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助力推动实现更多人“心灵和精神的变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百姓生活、走进百姓心田。(于帆)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