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河故事 | 羌族之声走出“复音孤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07





  四川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藏、羌、蒙古、回、汉等多元民族与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千百年来,在黄河流经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高原群山间,时常回响着高低起伏、铿锵有力、婉转悠扬的民歌声。


  循着歌声,走在川西的黑水、松潘和茂县交界处,来到一块三角区域。岷江、黑水河和热雾河把该地区隔断在崇山峻岭之中,宛如孤岛,有人称其为“复音孤岛”——


  01“复音孤岛”上人们以歌代文


  “地里种庄稼太辛苦了,‘女神’就教会了我们唱歌。”茂县曲谷乡河西村一位“80后”羌族姑娘脱口而出一个遥远又浪漫的传说。她指了指远方飘着朵朵白云的青山说:“听长辈们说,那就是‘女神’的方向。”


  端午节,也是羌族一年一度的瓦尔俄足节,是羌族妇女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而举行的传统节日。相传萨朗姐曾到民间传习歌舞,为羌族人民带来了欢乐。不少羌族年轻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回到海拔2300米的家乡,只为节日里尽兴地载歌载舞。


20201207155233869.jpg

  曲谷乡美丽风光   李婷 供图


  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的传承也仅靠口传,民歌成为羌族文化传承传播的载体之一,形成了“以歌代文”的传统。千百年前,这个古老的民族来到岷江峡谷,在高寒的岷山上建设自己新的家园,用黄泥和石块建成了高耸的碉楼,依着大山垒成了连绵不断的民居。在远离都市的山寨夜晚,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他们的歌声穿透夜空。羌族儿女用它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并且在辛勤的劳动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既不识谱,又不了解乐理,全靠口耳相传,居然旋律和词还很固定,最重要的是,全是无伴奏的天然多声部。


  很长时间以来,这美妙的歌声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理论研究专家樊祖荫一行来到松潘县小姓乡考察,确定羌族拥有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引发业内和社会关注。之后,多位学者、音乐人潜入深山老林,冲破重重迷雾,让这些声音“活化石”迎来了倾听者,羌族多声部音乐才开始走出“复音孤岛”,进入国内外人们的视野。


20201207155324893.jpg

  松潘县红土乡木西村藏族村民演唱多声部民歌   李婷 供图


  2008年6月,羌族多声部民歌与壮族三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等共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黄河流经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均有传承及演绎者。


  02“曾经的娱乐就是和大自然唱KTV”


  泽旺仁青的父亲是羌族多声部民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松潘县小姓乡埃溪村村民郎加木。对泽旺仁青来说,自己童年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唱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犁地需要成群结伴,集体辛苦劳作,在一个家族里,不同年龄段的人音色音域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唱得高,有的人唱得低,一来二去,多声应和,就是他最早听到的“多声部民歌”。


  那时候,没有多少听众,更多的是动物“在听”。“不少牦牛是边犁地边听人唱,有时候听得流眼泪,有时候犁地累了,非要听到某句歌词唱完才动动牛蹄,继续转弯犁下一块地。”在这种环境氛围熏陶下,日子一久无师自通,泽旺仁青学会了《犁地歌》《哈耶哈拉》等民歌,“就像我们现在唱KTV一样,只是当时是和大自然唱KTV。”


  “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传统演唱形式。”郎加木介绍,羌族多声部民歌属于无伴奏和声,主要分为喜庆歌曲和悲歌两大类,内容涉及历史、季节、喜庆、祭祀、婚嫁、农事等方面。歌唱时先由一个人起调,随之有人和音、补音,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气势恢弘。古歌主旋律不变,随着情绪高低,补音与和音的旋律此起彼伏犹如波浪,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般汹涌、雄浑,带给听众很大震撼。


  另一面,羌族多声部民歌又有着丰富的娱乐性,且大多与酒有关。春天,喝咂酒时唱《酒歌》,讲述兄弟姊妹的情谊似美酒般随时间流淌而醇厚;夏天,祭祀时带上肥羊与青稞酒,唱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歌;秋天,若是送亲,沿着山路一直走一直唱;冬日,一家人围炉喝酒,不时来上几首多声部民歌,歌声又如黄河上游的水一般平缓、清澈,将黄河流经四川的婀娜身影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泽旺仁青和格洛扎西组成了“毕曼组合”,两兄弟在央视第十二届青歌赛上一曲成名。当时,在原生态组个人单项决赛的第一场,三十进二十的比赛中,前四组演唱完毕,“毕曼组合”走上了舞台。他们一身羌族盛装打扮,月白衣衫、白羊皮褂,头上的帽子插着野鸡羽毛,腰挎钢刀、手持钢枪,怀里还抱着一大坛咂酒。那坛咂酒很有年月了,是他们从家里搬来的。只见他们从容不迫地用插在酒坛中的细竹管吸了一口酒,就开始演唱起来,唱得那样自然,就像在自己家的火塘边,边喝酒边唱歌一样……


20201207155415306.jpg

  “毕曼组合”   李婷 供图


  “人上了五十唱不起了,家鸡上了三岁叫不起了,猎狗上了四岁跑不动了,羊角花开了三个月快凋谢了。”这是《酒歌·唱不起了》。


  演唱完,一位评委问他们,枪里有子弹吗?他们实在地回答:“没有,有火药。”另一位评委说:“他们的民歌已经远远超过了比赛的价值。”


  这届青歌赛上,他们夺得了铜奖。格洛扎西说:“比赛完,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牛。”乡里乡亲准备了两坛黄酒迎接他们。


  03 羌族多声部民歌上了直播


  十几年过去,歌声依旧。现在已是羌族多声部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泽旺仁青,成为了松潘县小姓中心校的特聘教师。这所学校是当地少数系统性开设藏羌多声部民歌兴趣班的学校之一。


  古老的民族艺术种子要在时间的更迭中长出新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泽旺仁青目前带24个学生。其中,5年级的共金见措在兴趣班学习了3年的多声部民歌演唱,现在学会了7首。


  泽旺仁青有些忧虑:虽然目前孩子们学会了本民族的歌曲,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当年自己所处的“唱歌环境”,现在对孩子们影响最大的是流行歌曲。“由于流行歌曲的发声方式和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不同,孩子们用嗓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 泽旺仁青只能在每周有限的两节课时间里,尽量让孩子们多听多唱,一遍遍地重复道,“这个地方我们的声音要掉下去哦,再唱‘则诺’……”


20201207155514391.jpg

  泽旺仁青给松潘县小姓中心校的孩子们上“多声部民歌”课程   李婷 摄


  “并非所有少数民族地区都存有多声部民歌。”2019年6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刘雯收到全国艺术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拨付的第一笔资助资金后,便从成都沿岷江驱车近6小时,前往茂县曲谷乡河西村、松潘县小姓乡、黑水县等地,研究声音“活化石”。刘雯说:“不少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声部民歌早已失传,取而代之的是单声部、即兴唱词、舞蹈,甚至是更为多样、现代的娱乐方式。无舞蹈、唱词旋律固定的多声部民歌,对于当下的合唱教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近一年后,2020年11月底,第四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0年羌历年庆祝活动举办。活动期间,羌年庆祝活动、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米亚罗红叶温泉节、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等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配套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活动举办期间,“毕曼兄弟”上了直播。他们身着羌族服装,放开嗓音唱了起来。网友们也许听不懂他们唱的词,不明白他们唱的内容,然而他们的心却一下被那古朴、穿透力十足的声音抓住了。大家说:


  “让我仿佛置身远古时期,眼前是游牧的羌民们骑马打猎的情景。”


  “记住你们了。原来只知道侗族大歌,想不到羌族也有多声部。”


  “大家都来学学吧,来个多声部快闪。”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黄河文化遗产分布密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黄河上游各民族的口头传承和非遗项目绚丽多姿,它们不但是黄河上游各民族在长期融汇交流过程中提炼升华而成的思想文化的结晶,而且是各民族创造和生产新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多声部羌族民歌是羌族人民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地理环境、社会变迁、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的真实反映,具有“活文化”的价值。


  11月26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指出,要着力推动加强黄河文化研究阐释、开展考古发掘和资源调查、加强文物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演出演播、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提高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八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这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为进一步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明确了一系列抓手。


  期待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人、演绎者和研究者在进一步做好保护、传承工作的时候,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下,让黄河流域的这项古老遗产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光彩。(付远书)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