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保护正走向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时间:2020-08-02





  文物保护离不开社会生活与自然空间,我国文物保护正走向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成为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第五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上说,文物保护过去是保护一个点、一个面、一座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等,文化自然遗产保护还要保护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宫殿、寺庙、纪念性建筑延伸至人们居住的房子、工作的工厂。人们生活的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也在变成保护对象。比如火星探测活动工作空间当天就要开始保护。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到中国女排训练基地都是保护对象,它们普普通通但是维系着人们的乡愁,是文化记忆的最可靠载体。

  据介绍,随着理念更新,文物保护与社会、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日益明显。过去泰山保护的是摩崖石刻,但石刻与山体不可分割,石刻内容与泰山文化不可分割,我国开创了把整体泰山作为一个项目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先例。此后庐山、青城山、峨眉山、武夷山、黄山等全部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据自然资源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我国是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然遗产、双遗产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第五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于26日结束,会议就景区在复工复产中创新、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等取得广泛共识。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最重要理念一是时代传承性,二是公众参与性。单霁翔说,时代传承性表明每一代人都有保护责任,子孙后代都有文化遗存的享用权利;公众参与性就是文化遗存保护进入千家万户,不再是政府或文物部门专利,要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文物保护不能总是“秋后算账”

    文物保护不能总是“秋后算账”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日前发布通告称,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镇惠楼长城遗址遭当地村民破坏。
    2017-09-06
  • 文物保护呼唤更多社会力量

    日前,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讨会。就文物工作而言,社会力量指的是文物系统之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社会力量在文保工作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2017-09-21
  •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这是我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务实举措。
    2019-10-08

热点视频

村里来了服务队 ——记枣庄市乡村振兴服务二队 村里来了服务队 ——记枣庄市乡村振兴服务二队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