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20北京书市·书店之夜”,一家书店的主播正在通过直播向读者介绍图书。陈雪摄
2020北京书市现场。陈雪摄
“北京书市回来了。”戴着口罩和手套,北京的阮先生挑了一本宿白的《中国石窟寺研究》,与出版社编辑闲聊两句书里书外的故事,扫码五折支付,他转过头对记者说,“很多书虽然网上也能买到,但到北京书市来是不一样的。”拎着几本书,他又朝着商务印书馆的展位走去了。
6月5日至6月15日,2020年北京书市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今年的北京书市承载了不一样的意义,对许多北京读者来说,这是他们在这一年参加的第一场公共文化活动。今年的北京书市有旧书香,有新探索。
近百场书店直播,探索文化“线”场
6月12日,是许多爱书人的不眠之夜。深夜12点,北京布衣书局的创办人胡同,开心地记录下了这个以书为名的夜晚:“二十分钟前,我才从朝阳公园赶回来,拎着三个袋子,背着一个大包,手里还拿着那个直播设备。”“全场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累积成交最终应该是超过了30000元,都是历史新纪录。”
胡同参加的是北京书市发起的“2020北京书市·书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动,6月12日有近100场书店直播活动在全城举行。
12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朝阳公园并没有多少人,但每个展位里都支起了直播的设备。
晚上6点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作家祝勇和徐则臣、主持人敬一丹走进直播间,发起了“经典与温暖”“大家的故宫”“叙事与时间”三场主题直播活动,拉开了“北京实体书店守望计划”的启动大幕。敬一丹说:“现在都流行直播带货,我更愿意说直播带书、直播带店。因为实体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塔,我们有责任守护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整个实体书店产业遭受了重创,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调研了解到,疫情导致八成线下书店没法开业迎客,即便是在疫情缓解后,实体书店的客流也大打折扣,很多原有线下文化活动无法开展。基于调研走访,北京市委宣传部决定以2020北京书市开市为契机,将“北京书店之夜”打造为直播不停的“文化夜宴”,为书店直播带货营造新生态,探讨更多可能性。
从文化现场,到文化“线”场,这是许多书店第一次直播带货。分会场之一的外研书店请来了从事英语教育研究三十余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曹文,直播介绍家庭教育和外语学习的经验,当晚销售码洋近10万元。
“下个月,我们要在北京开一个专门销售古籍的书店,叫作布衣古书局。”直播里,胡同喜气洋洋地向读者们介绍了这件“读书小事”,无意中,给观者传递了许多带着暖意的文化信心。
多措并举,安全重启
参与本届北京书市的出版机构共70余家,展出图书超30万种。事实上,读者与书业人的这次相遇并没有那么简单,北京书市组委会按北京市防疫防控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书市防疫安全。
“广泛应用互联网直播,倡导读者不聚集、不扎堆,参加一个安全便利、内容丰富的阅读盛宴。”据组委会介绍,书市期间,进入朝阳公园主会场,读者需提前一天通过“京城之约”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每天分上下午,各发放3万张预约码,全天共6万张,超过人流量即采取限流措施。展棚根据面积按照1平方米只能承载1个参观人员的标准,设置进入人员数量。
据了解,朝阳公园开设的6个入园门区,均设立测温区,并专设隔离区,如遇体温异常者,第一时间送入隔离区,由现场的120急救中心驻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北京书市展棚较往年有所减少,展区内通过一些安全标识,提醒读者保持安全参观距离。
今年北京书市的文化活动也紧紧围绕抗疫展开,中国出版协会发布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儿童阅读好书榜”,推选出了《查医生援鄂日记》《春天不会迟到——抗疫童诗集》等47本童书。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今天,我们更要提倡好书阅读,通过传播好书榜原创内容,向全国青少年传递对生命的关爱,对知识的热爱。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说:“从古至今,出版业都在用知识支撑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今后,中国出版业要更好地运用知识的力量,让‘尊重科学、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野霏表示,在这个时间点举办北京书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需求潜力的一项具体举措,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重启出版物市场,增加经营者的正面预期提振行业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精品出版物的投放和文化消费服务的增加,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市场复苏,缓解出版发行企业由于疫情导致的经营困难。
今年的北京书市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场来之不易的文化盛宴。“出版业是‘文化中心的文化地标’,是提振信心的高扬旗帜和慰藉心灵的不灭灯塔。”王野霏说。(陈雪 张景华)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