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期,“云演出”还能走多远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01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live在B站推出高清戏剧《简·爱》,放映不到一周,点击量超过11.9万。随着疫情波及世界多个国家的艺术行业,纽约、伦敦、爱丁堡、柏林……这些知名艺术机构聚集、演出生产繁荣、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之都,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了云端剧场(2020年4月14日文汇报)。


  在国内疫情防控期间,各种形式的“云演出”“云课堂”刷爆了抖音、微博、哔哩哔哩、戏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不仅是观众,连许多艺术家都大感“出乎意料”:原来,剧场艺术还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打开方式”。数以万计的视频、十亿次以上的播放量,这些特殊时期的努力,给文艺创作带来不少启示,甚至可能改变行业的生态。


  全国战“疫”,让原本热闹的演艺市场按下了暂停键,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0年1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尽管线下活动暂时停摆,但演出行业并没有停下脚步,众多演出机构、剧场和音乐人纷纷开始探索“互联网+”的全新观演模式,各种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云演出”让众多艺术爱好者足不出户也能与艺术亲密接触,随时开启一段奇妙的艺术之旅。


  剧场是小众的,互联网是大众的,当把剧场从线下搬到线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美好艺术的同时,也让从业者开始思考演出业未来的发展路径。线上演艺的方式突破了以往现场容量有限的不足,可使覆盖面大大提升,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流量积累的能力及可能性大大提升,观众还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发起实时讨论与互动,成为疫情期间大众娱乐不可多得的观赏方式。


  受疫情影响,国内演出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云剧场”“云演出”“云视听”等在线演艺,成了众多演艺机构的应对之策。疫情期间的线上演艺大多数为公益行为,线上观演的意义及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缺乏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手段。国内的剧场艺术普及尚在起步阶段,文化演艺市场的观众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演出的水平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因此,目前演出资源进行网络盈利的实际转化率不高。疫情结束后,这些线上演艺将何去何从?


  “云演出”不会颠覆线下的观演方式,但它降低了入门的门槛,也为未来培养了潜在的观众群体,但同时,“云演出”要想行稳致远仍有路要走。一方面,互联网时代需要文化艺术行业紧随时代变化,除了作品主题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同时也需要发展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线上演艺与现场观演形成良好的互补。另一方面,在剧场艺术耕耘更深的欧美地区,在线观演类的互联网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很多演出项目已经实现付费观看。国内“云演出”虽给疫情中的演艺行业带来一些生机,但疫情过后,这些“云演出”“云艺术”是否仍是免费模式,值得业界关注和思考。


  转自:湖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