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博系统化危为机 “直播+”赋能文化艺术表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4-15





  苏州博物馆“博物馆云春游”主题系列直播活动,产生193万观众流量,吸引了58万观众观看,相当于苏博近3个月的人流量;苏州交响乐团首场直播演出活动,短短半小时吸引了14万观众;苏州公共文化中心推出“云”展览和“品苏”艺术慕课两个项目,吸引观众1170万人次……疫情期间,当科技遇上传统的文化场域之后,我们看待文艺的角度和方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居民实现在家“刷馆”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州所有的文化场馆暂时关闭。“闭关”在家,市民能获得什么样的文化体验?一场场线上文化活动拉开了苏城文化服务的序幕。2月23日,苏州博物馆在线开馆,开启了“云游博物馆”的直播活动,共产生了193万流量,吸引了58万观众一同“云春游”。“金牌”讲解员周瑜民带领观众参观文物,精心设计观众投票环节,通过观众在线投票决定讲解员参观顺序和讲解内容。文创部负责人则为直播间观众解密了苏州博物馆众多明星产品背后的情怀与故事,一个个解密让直播间观众热情高涨,大呼精致的同时,也夸赞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创意无限。直播间还编排了“文人雅集”的活动部分,通过花、射、茶、诗、谜、香游戏让观众在互动中了解古代文人“春游”时的赏玩内容,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打造“云春游”的同时,苏博同步设立了多个数字化展示栏目,其中包括实景苏州博物馆、馆藏精品介绍、虚拟展览、语音导览、线上讲座视频、网上商城、线上互动游戏、“再造·云课堂”MOOC教育平台、苏博云看展等9个模块。利用这些数字平台,观众可以实时在家中体验,真正弥补了线下闭馆的遗憾,让更多人能实现居家“刷馆”。苏博信息部副主任沈晓峰表示,对苏博现有资源的信息化整合,就是为了方便观众深入了解,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自2月3日至3月13日,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共推出19个虚拟展览、10节美术馆里的美术课、38个线上讲座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美育项目,天天在网上与观众打卡相见。“云”展览结合“品苏”艺术慕课,浏览者达1170万人次。


  除了这些,“云音乐会”“云培训”“云健身”等文化服务也应运而生。新时代集团旗下的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和奥体中心,也为苏州市民准备了线上文化盛宴。“古典online音乐会”系列开启,市民宅家就能看到金鸡湖音乐厅的古典乐演出。芭蕾、钢琴、绘画、表演等由专业教师引导的艺术培训也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一经推出就收到500多条报名申请。由专业教练指导的线上居家锻炼公益课程也受到市民的欢迎。


  开启文化传播新模式


  今年2月起,淘宝直播间开启首轮“云春游”,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8家知名博物馆集体入驻引1000万人围观,堪比法国卢浮宫一年的客流量。不少网友在各个直播间无缝切换,对各个博物馆的直播进行点评。


  有观众吐槽,云游了布达拉宫、苏州博物馆,被网友的脑洞震惊,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被网友说是装汤的,鹿头樽做米缸,龙纹盘装新疆大盘鸡,更有趣的是看着苏州博物馆馆长戴口罩喝茶。还有观众表示:“放弃了李佳琦在这待上了,长知识了。”不少博物馆爱好者请求各馆再多给些“福利”,多多解读一些文物。直播间的观众在看展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镜头背景里的苏州博物馆的独特建筑之美,不用在线下人挤人,不少网友表示享受了“1对1”讲解的“VIP级参观体验”。


  在这场“云春游”直播中,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成了抢手货。网友在观看讲解员讲解文物时纷纷评论,“多少钱?怎么卖?来个链接……”在这种氛围影响下,苏州博物馆天猫旗舰店的文创产品热卖,据苏博文创部副主任蒋菡介绍,直播当天文创产品的销量是之前的4倍。她说:“我们的直播会专门介绍每件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借助文创发挥好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职能。例如‘唐寅泡’茶包的造型对应了唐寅的哪几句诗句?‘青瓷莲花杯’为什么设计得和原件秘色瓷莲花碗有所区别?‘茉莉花酒’是如何制作的?”


  在专业人士看来,今后,直播或许会成为博物馆文创销售的新形式。“过去博物馆直播罕见,可能觉得文物是无法直播的,也没挖掘过人才。”有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纵然直播最初是无奈之举,也正是这种尝试,让博物馆从“文物仓库”摇身一变成为网红。


  相对而言,“云看展”就显得更从容不迫些。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苏州戏曲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官网、官微开展了网上博物馆线上展示,利用VR全景和图片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一个线上观展平台。数据显示,苏博从2月18日至今线上展览参观人次近1.7万次,苏州戏曲博物馆超35万次,而结合视频课程的苏州美术馆展览浏览人次达1170万人次,其传播效果仍低于线上直播。


  无独有偶,新时代集团旗下苏州交响乐团也在3月21日开启了“古典online音乐会”系列直播,短短半小时内就吸引了14万观众观看,远远超出了金鸡湖音乐厅508人次的容量。“我们做了一系列线上产品,没有线下客流的压力,一经推出就引来网友的强烈反响,参与度也不是线下活动能比拟的。”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龙说,将古典音乐、芭蕾等高雅艺术搬上直播平台,一方面拉近观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面向更多受众,不再曲高和寡。“直播效果很好,比在台下听还要近些,身边的小伙伴还提醒乐章间隙不要鼓掌。”也有不少观众纷纷提出期待:“音乐会只有短短半小时实在不够,能否延长一点时间?”“不懂音乐,能不能增加解说环节让我们这种音乐小白也能接受?”


  是尝试也是必然选择


  “好的展览肯定是专业性和普适性并重的,另外无论是从内容形式、传播渠道、便捷参观等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我们传统的展陈形式,都是将文物、艺术封闭在高墙之内,文明的传播本不应如此。”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表示,在既要突破封闭空间限制,又要保存好文物原貌的前提下,透过手机直播的窗口,扩展美术馆的延伸空间和美育职能,让最新、最有吸引力、最优质的文化和科技新成果、新服务惠及更多的观众。


  沈晓峰说,文博系统的这种尝试是新博物馆展示的勇敢尝试,当然也是新兴技术的典型应用,更是在特殊疫情情况下的必然选择。“这并不意味着线下博物馆即将没落,我认为所有线上产品的运营,包括文创、直播、线上课堂,都是对实体博物馆的一种补充,游客来到苏博,是与文物、艺术乃至苏城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这是线上直播所不能取代的。”


  谈及直播带货时,蒋菡回应,带货并不是主要目的,作为文教场所,还是以社会教育职能为主,进行直播时会提前编排好直播的内容,在不明晰效果时会事先预演一遍,讲述的也都是文物小故事和文创设计背后的寓意。“重要的是,直播的专业讲解都是资深的业内从业者,例如我们会请非遗传承人来讲苏绣,请馆长带大家参观文物,请文创设计者讲设计理念。”蒋菡说,这是在线下很难享受到的体验,观众还可以与专业人士实时互动,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


  “如今网络直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借助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观众去感知艺术世界,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陈龙强调,面临疫情冲击,文博系统都不得不重视眼前的生存危机,“文化直播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失,它将破茧成蝶,化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融入现代生活。”陈龙补充道。


  转自:苏州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