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云游博物馆”成了博物馆界的热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处于闭馆状态的博物馆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当前,数字博物馆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云游博物馆”渐成生活新方式
“欢迎大家观看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直播,这是‘我堆’新馆首次开放,重量级国宝即将亮相……”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场网络直播,工作人员手持云台跟随讲解员拍摄,讲解视频通过5G网络传输到直播平台,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的独特风景。
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说,博物馆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这些都是伴随互联网新技术兴起的常规方式。近年来,人们将这种网络形式称为“网上博物馆”——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扩大了受众人群以及社会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数字化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满足观众在线观展的需求。登录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观众可以观看“十大精品展”“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出入境展览”等类别展览,也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不同省份,观看当地举办的展览。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近年来的中国文物出境展也收录其中,例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秦汉文明展”、在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在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成吉思汗展”等,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收录的展览数量有200多个。
在线直播,成为“云游博物馆”的又一热门方式。黄河沿线九省博物馆在直播平台亮出“镇馆之宝”,开展“云探国宝”在线直播活动,3天9场共计53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1253万网友的围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中国蔬菜博物馆等八大知名博物馆集体上线“云展览”,吸引千万人次观看。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纷纷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搭建“云展览”、网上博物馆,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可视化,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云游博物馆”渐成疫情防控期间文化生活新方式。
展示和互动手段需要更丰富
“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在博物馆爱好者、中学历史老师南洋看来,“云游博物馆”满足了他细看展、精看展的需求,也给他备课、讲课提供了丰富素材。
“云游博物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成为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对博物馆数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观众反映,一些网上博物馆展示手段需要更丰富、设计需要更美观。还有观众表示,网上展览可以再多一些互动体验,激起观众深入探索的兴趣。
相关人士指出,就目前数字博物馆建设而言,存在静态展示多,动态展示少;简单介绍多,深入解读少;利用传统技术多,利用最新技术少等现状。陈履生指出,博物馆应该在线上把各种活动开展起来——在前几年已完成的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所积累的数字资产基础上,开放更多藏品资源,让公众看到过去所未见:或是过去看得不够仔细,如今通过网络能看到一些细节;或是回顾之前所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
“云游博物馆”,并非简单直接地将线下展览、博物馆搬到网上,相关方需要在视觉呈现、展品设计、观众互动等方面整体设计,这些都需要资金、人才等的支持。目前来看,与一些起步快、资金相对充足的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这轮数字化发展中还有提升空间。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就指出,博物馆管理和运营更加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学化,特别需要一大批既懂博物馆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参与。由于项目周期更长、科技含量更高,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此外,王春法建议:“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国内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仍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统一标准。如果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做法,未来博物馆间的交流和展览文物数据的应用、互鉴、IP授权都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智慧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些应用系统和多媒体展示,而是需要一整套‘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体系,需要在统一标准体系下,结合各自博物馆实际有序建设。”
以创意引领数字博物馆建设
“闭馆不停服务”,敦煌研究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持续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开启“云游”莫高窟新模式,发布“‘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等一系列线上资源,为观众“零距离”感知敦煌文化搭建平台。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这次疫情对博物馆界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该广泛运用新技术,借助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的传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输出更多精品数字传播内容,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
从长远来看,加快数字博物馆建设将成为趋势。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数字博物馆建设,让博物馆离观众更近。故宫博物院推出“云游故宫”,观众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和官方微信便能随时随地来一场“深度游”。“全景故宫”栏目,以高清影像记录故宫各个院落,观众可浏览包括开放区域以及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区域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在“V故宫”栏目,观众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深度探访养心殿、乾隆“秘密花园”中的倦勤斋等宫殿。在“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首页,“十大精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寻找致远舰”“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等十大精品展览,以统一的视觉设计、丰富的展示手段呈现。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览图文、视频展示,还可以进行VR全景体验。
互联网时代,创意显得更为重要。与知名的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在创意上下功夫,做好观众的互动和体验,增加用户黏性。这方面,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荷兰阿勒姆的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有着新奇的线上展厅。观众除了观赏画作外,还能参与一些颇具巧思的互动小游戏。新的视角、新的创意,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