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溪创意产业园,2018年6月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截至目前,基地企业已将1万多小时中国影视精品行销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天盛长歌》《亲爱的翻译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大批中国影视剧在全球热销,在北美等重要市场更是力压韩剧。
在近日于无锡举办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推进会暨文化贸易政策交流研讨会上,杭州市西湖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亮出了这份成绩单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据该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多,作为基地建设主体,杭州西湖区全力推动基地建设,主要做了八件事:健全工作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创新贸易方式、健全扶持体系、完善促进体系、完善统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举措。
获评为基地后,在浙江省商务厅的指导下,随着基地管委会、文化贸易工作专班、文化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基地建设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基地建设全面开启。
培育市场主体是基地建设的重头戏。一年多来,基地积极培育市场出口主体,出口龙头企业华策影视2018年电视剧出口1000以上时长,稳居全国前列;长城影视、南广影视是中国首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影视文化企业,其出口海外的《大玉儿传奇》等影视剧播放量稳步增长;基地会同中国电视剧产业协会,联合华谊兄弟、爱奇艺、上海新文化、北京京都世纪等成立了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带动培养更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出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登上戛纳电视节全球最受欢迎剧目的舞台,《刺客聂隐娘》获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台湾金马奖,《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法国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主竞赛单元,《何以笙箫默》是第一部登陆Nettlix的中国大陆时装剧,《卫子夫》发行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贸易方式也是基地建设的重点。在此方面,他们的做法是:搭建国际影视出口平台。通过参展推动基地内外影视企业与国际影视机构建立合作贸易渠道。例如,组织企业参加法国戛纳电视节、北美电视节、新加坡电视节等10多个国际节展。拓展在非华语地区,如格鲁吉亚国家电视台、俄罗斯世界内容展(WCM)、越南电视节(Telefilm)等地区机构的影视节目的发行。探索节目合作合拍模式。鼓励出口企业与海外多家公司进行影视战略合作合拍、当地销售相关业务。如与Dailymotion新媒体平台进行多元化的节目合作,使得基地企业在海外合作合拍、共同研发、大数据挖掘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利用入驻企业自身节目资源优势与国外主流媒体合作,在全球创建华语内容海外频道,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华语频道国际播出网络。与Youtube、Now TV、Viki VOD等10余家海外媒体建立了15家"华剧场",传播受众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播出量超过10000小时;探索OTT平台点播分账出口模式。基地先后与亚马逊、苹果等开展了意向谈判,并协同韩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组委会共同成立中韩电视剧合作指导委员会,为对韩影视出口打造OTT出口通道。
文化出口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深谙这一点,基地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快西湖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推进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建设发展意见》。扶持政策明确,基地内影视文化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予以50万元奖励,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予以30万元奖励。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杭州市西湖区政府、杭州市文创办与基地管委会筹备合作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基地影视企业的孵化、并购、投融资、出口等产业发展升级。
此外,基地还通过打造影视人才培养平台,影视译制推广平台,组建影视科技研究平台,不断完善促进体系。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基地主办了首期"影视项目国际发行"专题培训,邀请国际影视大师担任基地专家顾问,导入全球优质影视培训资源。目前基地龙头企业已基本具备英、法、俄、泰、缅甸语等多种语言的影视剧配译,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国际领先的科技影视创作团队进行包括VR、AR等内容的战略投资与项目合作,提升基地影视高科技大数据的研究应用能力。
对于基地下一步的发展,上述负责人透露,一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影视出口企业落户基地,以大企业带动、孵化一批中小影视出口企业,培养更多"走出去"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中国电视剧出口联盟",探索海外OTT分账点播出口模式。二是进一步完善促进体系。组织好影视贸易展会,通过参加2019秋季戛纳电视节、2019新加坡电视节等境内外节展推动更多基地影视出口企业走向国际。继续做好影视人才培养工作,举办第二届浙江影视企业海外发行高级研修班,并启动影视译制扬帆计划。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