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紧、资金撤离”已然成为了过去一年内影视行业的主基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根据申万行业分类,目前文化传媒板块共有151家上市公司,其在2018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69.5亿元,整体亏损。
对不少从业者而言,过去一年过得颇为艰难,转行失业也不再是新鲜事。
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数从2014年的137家降至113家;今年一季度,共有242部电视剧备案,集数共计9071集,与上年同期相比,总量下降20.59%。
电视剧行业寒冬未退
可以看见,相较之前,近年来,我国电视剧的制作数量增长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电视剧传播渠道也发生着变化,以前“4+X”模式电视剧行业自由竞争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独播、一剧两星模式使得行业高度垄断,电视剧卫视经营成本也不断攀升。
另外,随着移动网络用户普及率上升,电视剧网络播放量迅速增长,卫视收视率很难稳定。在审核方面,电视剧的题材选择,宣传观点,传达的思想都有着严格的审核。
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市场的寒冬。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潘洪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制作成本增长过快,除演员片酬增长太快,其它方面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如4K高清设备、场地、置景等无不上涨。其次,受出口限制影响,如果戏剧开拍前未找好平台,拍完后再找平台就很难了。加之,回款没有保障,电视台随意拖欠播出的购片款,有相当一部分是播出一年甚至两年以上不付款。现在资金方之所以离场,主要还是资金回笼没有保障,而资金的使用又是有成本的。另外,一些领导所提倡的和电视台所需要的不对口,如果按领导
要求去做,则往往是赔钱甚至血本无归。即把行业推到了市场,却又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行业主管部门只能提倡,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指挥市场。再者,从去年集中查处影视公司税收,而且今年开始查帐征收,对制作公司来讲,人工成本要增加30%左右。
除此之外,中研普华研究员姜开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受限娱令,限韩令、限星令和限酬令等政策的影响,电视剧的制作及传播方面都需要作出调整。现阶段,电视剧行业正在转型过程中。目前行业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各大影视公司降低产量,有望推出精品化、受市场欢迎的剧集。
资本缩水“双下滑”凸显
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平台采购价平均缩水超过60%,采购数量和价格双双下滑。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家视频平台也联手降价。
如此态势下,对于电视剧制作公司而言,该如何应对?
姜开玉表示,在电视剧市场遇冷,资金收紧的情况下,电视剧行业要更加注重电视剧的质量、价值驱动,特别是能引发观众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例如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养老问题及子女教育问题等。能有一个鲜明的观点或传达的宗旨,才能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潘洪业指出,这几年电视剧市场还是出了一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电视剧,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人员必须要深入生活沉下心来真正创作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就是常说的“接地气”。
从2018年出现的电视剧题材局面来看,当代剧上升,年代剧略降,古装剧遇冷。与卫视频道不同,地面频道则高度依赖年代剧,军事剧、谍战剧等“红色”题材常年受宠。而面对政策上对当代题材,以及现实主义创作的鼓励,古装剧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剧集同质化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当代剧中都市情感剧、家庭伦理剧、缉毒类、反贪类更吸引人。因为现代都市生活中,大龄单身男女婚嫁问题突出;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爆发出的养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明显;缉毒是一个公共事业,不仅是警察的职责,公民也应当自我防范,同时配合警方调查;反贪是公民对于官路体制内的窥探,也是对体制内从政者的警示,这种吸引力很强。
而反之,对于投资方而言,姜开玉认为,投资时要注意电视剧的题材、制作方的口碑及资金的去向。首先是电视剧题材是否能吸引你,其次是制作团队的实力水平,最后资金流向要明确。作为电视剧投资方,在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应该选择多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
回暖短期难实现
关于电视剧市场的寒冬,其实从第25届上海电视节的开幕就能感觉出。明显可见的是,今年的电视节冷清了许多,无论是活动数量、规模、宣传力度,还是参会的人数、咖位,都较往年下降了一个层级。身处行业内的诸多从业者也深切感受到的是影视传媒行业已经步入规则重塑的关口。
姜开玉告诉记者,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行业泡沫下,未来3-5年,中国电视连续剧的行业活力还将进一步下降。行业头部化和精品化趋势延续,网台联动将更加频繁,流量失势,专业水平提高,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预计电视剧行业回暖大致会出现在2023年以后。
潘洪业也认为,短时间内,电视剧市场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市场,他依旧保持乐观,他相信只要有好的作品,市场会欢迎的。潘洪业指出,经历了去泡沫、整合重塑之后,2019年影视行业重新出发,精品和创新内容将在大浪淘沙当中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记者 赵琳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