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的自行车运动,已经是引领生态体育的一张“名片”。风驰云走的自行车,英姿飒爽的车手,赛场中座无虚席,这既是自行车赛车竞技,也能提高地方相关产业发展与消费水平。
如今,自行车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国自协数据表明,近年来骑行已经成为继健身、跑步之后的又一大众运动项目。北京和上海的骑行人口增长超过200%,四川、河南等内陆省份的骑行人口年增长也超过100%。目前全国1亿多人经常性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通过自行车进行运动的有近1000万人。
事实上,自行车运动是具有超过百年历史传承的体育大项,在国际上是参与人群数量最为众多、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自行车运动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有专家指出,从人均GDP水平看,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总规模将力争达到1500亿元。
自行车运动产业加速升级
“既运动,又享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何乐而不为”。一位骑行者向记者表述。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骑行比赛,掀起一波波自行车运动潮流,让人们意识到了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强劲潜力。骑行人群的迅速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结果,也为自行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多方面推动自行车运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根据全球自行车运动参与人口的比例,其中法国、英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7%、13%,运动自行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55%、62%,而中国的比例分别为0.4%、6%。据测算,2025年国内自行车运动人口预计可达到全国人口的6%,即约8400万人,根据欧美的历史经验,当人均GDP处于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时,运动自行车占整个自行车消费产业的比例会有大幅提升。
事实上,假设人均年自行车整车消费3000元,年零配件消费2000元,预计仅自行车整车及车辆配件市场规模可达4200亿元,加上装备、智能配件预计人均年消费3000-5000元,以及其他大量的衍生性消费,包括即将迎来爆发期的体育+旅游消费,2025年自行车产业市场规模将远超4200亿元,成为完成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在政府简政放权的背景下,体育总局积极推进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深入贯彻体育总局的改革精神,推动协会依法依规独立运行,激活自行车运动社会组织活力,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的自行车运动社会组织,强化各级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指导、组织和宣传作用,激发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市场活力。
根据中国自协数据显示,51%的骑行者每年会参加至少一次自行车业余比赛,60%的骑行者每年会参加4次以上的骑游活动,全国各类自行车赛事达到4000多场,极大地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发展。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说:“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加速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推动‘自行车+’发展正当其时。”
据了解,在社会需求和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例如骑行装备、场馆设备建设、赛事、培训、自行车+基地旅游等多产业。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徐讲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骑行+旅游”是用赛事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赛事,用骑行带动健康的新的运动方式。例如去年的海南岛环岛赛,在路线设计上更加突出海南的秀丽风光以及人文特点,在环岛的带动效应下,“岛内群众骑起来,岛外游客骑进来,赛事景区串起来,骑游产品卖起来”的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以骑游为特色的海南体育旅游新业态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海南旅游消费空间,为海南旅游增加新的活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展示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增强周边关系加强了联系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利于招商引资等优势。各地积极筹办自行车运动赛事,极大地促进了自行车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郝强表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健康、娱乐、休闲的需求迅速增长,中国自行车运动迅猛发展,品牌赛事不断涌现,产业总量、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快速上升,自行车运动已成为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
“弯道超车”仍需多方努力
中国曾因自行车保有量大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近些年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全民健身之力,自行车运动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然而,要从“自行车王国”变成“自行车运动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的自行车总数达4.5亿辆,然而十年前,作为中国家庭的“老三件”,我国自行车总量达4.87亿辆,虽然目前而言,我国自行车销量增势减缓,但近十年来,自行车在人们心中的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
据了解,首先要设法扩大自行车运动的群众基础,有专家认为,全行业要树立“以骑行为本”的理念,在基础设施、政策体系等方面发力,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与“自行车友好社会”破除人们对自行车运动场地、安全、成本等方面的顾虑以及担忧。
对此,美利达唐山车队队员尹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的城市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无法保障自行车路权,如何保障非机动车道的通行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在繁忙时段,非机动车道大部分被机动车占领,骑行危险系数增加,而道路交通要综合考虑各类交通工具的有序性、和谐性、互补性,而政府应响应“环保”号召,鼓励使用自行车,提高道路资源有效性。
“而另一面是积极倡导骑行文化,大力宣传自行车低碳、绿色、健康、休闲、时尚的丰富优势,更好地发挥自行车行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产品品质提升,宣传和倡导自行车在大城市中道路交通有益补充的积极作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促进自行车运动产业快速发展。”尹鹏补充道。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推动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力度,在扩大群众基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进融合发展等方面同时发力。
不仅如此,自行车运动赛事的提升也有利于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提升赛事质量、管理水平吸引更多参赛者,用赛事来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各级自行车赛事面对着相似的困境,赛程过长,旅途劳顿,使得欧洲很多顶级车队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来参赛,而一成不便的宣传方式和推广渠道让国内车迷难以提起兴趣。
自行车赛事的品牌价值仍待开发。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等国内顶尖公路自行车赛赛事主办方负责人均表示,目前赛事的运营比较艰难,甚至多处于亏损状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自行车赛事仍然缺乏足够热情。
自行车赛事运营也要进一步提质增效。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肖焕禹表示,应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自行车赛事的信息化服务管理,整合国内各类各级自行车赛事,统一会员注册、赛事报名、积分排名等一系列服务功能。同时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收录的信息,为自行车赛事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拓宽推广渠道,加强赛事合理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应该抓住5G时代到来的机遇,积极探索“互联网+骑行”新模式,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自行车运动产品和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自行车运动的良性互动,打造自行车运动产业新生态圈,抢占5G市场先机,实现产业“弯道超车”。
随着经济的腾飞,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应加大自行车运动文化普及力度,进一步扩大群众消费基础,从打造运动产业新生态等多个层面入手,采取多项举措积极促进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记者 丁琦)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