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以来,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经历了一个从市值攀升到下滑的完整周期。税务地震、政策紧收、投资缩水、项目停摆、IP失灵、流量怪圈……2018年,“寒冬论”一度甚嚣尘上,与此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明显,竞争逐渐从腰部向头部迁移。穹顶骤下,文娱产业能否向死而生?
在近日举行的CEIS2019中国娱乐产业年会上,娱乐资本论创始人郑道森说:“每一朵乌云背后都有银边,这也是当下中国文娱产业的现状:看起来乌云密布,但在乌云背后的那些光点恰恰是行业的未来和机遇所在。”
而在与会者看来,这些可以捕捉到的“光点”有可能是行业融合后的新风口、日渐崛起逐步破圈的小众文化、形势大好的媒体市场细分领域……
资本“退烧” 行业进入“清醒期”
据鲸准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自2014年起,部分文娱公司获得融资,轮次较为平均,随着2015-2016年互联网巨头与投资机构对行业的关注加强,行业资本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17年文娱行业的融资总额融资数量明显减少;2018年此趋势更甚,截至8月融资金额基本已于上年融资总额持平,但融资数量仅为上年的40%。
虽然自2017年开始有很多大的投资机构已转型不看文娱行业,但是,文化产业基金、BAT公司和行业巨头的上市公司仍有大量布局,其投资逻辑偏向战略协同和真正的内容本质。
在此次大会上,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谢力同样介绍说,超过十亿级以上的巨头投资不断增加,千万级以下的初级融资变得愈发艰难。头部公司更加显著的资本聚集效应也不断压缩着行业矩阵中中小公司和新增玩家的生存空间。
但在许多投资人看来,这样的寒冬更像是资本圈的一种周期性常态,“退烧”后的文娱行业将进入“清醒期”。
“内容的监管以及税务各方面的监管都来得越早越好,来得越早,越大程度降低了我们的投资风险,挤掉泡沫才能摸到底线,其实是件好事。”谢力说。
“影视股此前在大量资本涌入的过程中价格被炒到虚高,如今,影视细分行业也回归了该有的常态,创业者想要快速扩张,防止竞争对手圈地,就需要按照合理的估值来获取资本。”荣正资本创始合伙人郑培敏说。
好内容永远是春天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寒冬意味并没有很浓,好内容永远春天。
“寒冬来了,什么最重要,好内容最重要!”完美世界影视董事长兼CEO廉洁说。
谢力同样认为,虽然文娱企业普遍盈利较弱,内容及用户的变现渠道单一,但是文娱产业优质内容成为众多产业创新的焦点。
西瓜视频品牌与娱乐中心总经理谢东升也表示,内容行业的寒冬应该是好内容的春天,资本和平台会在寒冬里回归理性。
在前IP时代,各种资本疯狂地追逐一些网生内容、网络小说,导致了整个市场上IP聚集的扎堆和爆发。如今在后IP时代,大众回归理性,看重的是作品的本身。
乐创文娱高级副总裁黄紫燕表示,以IP作为流量入口赚快钱的时代已过去,观众正在不断成熟,鉴赏能力不断提升。未来,要做好IP,核心在于背后的用户以及价值内核,要加强用户洞察,用品牌化、系列化方式运营IP,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准。
谢力表示,对IP内容进行产业链纵深价值的全面开发、通过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打造沉浸体验的产品与模式,实现从IP内容到产品设计到空间运营的全链条生态。
腾讯影业副总裁陈英杰说,由腾讯影业联合出品的电影《大黄蜂》于2019年1月在国内上映,这是经典IP《变形金刚》的衍生作品。他强调,2017年排名前20位的好莱坞电影作品里有17部都是经过IP衍生而来的,IP依然有着它积极的价值,“如果观众想看的东西你没有给到,投资再大也不会有好的回报。”陈英杰说道。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认为,2019年,网综的题材和品类会更加全面,将会呈现一个题材全面开花的态势,同时他断言,在2019年,各种品类高品质的量会大幅增加,而且并不会由此带来预算的大幅增加。“不仅是2018年的政策,让行业制作预算有望大幅降低,还因为题材的生产可能彻底抛弃原本仅仅因为大流量明星,大IP的堆砌而产生的制作理念。”
喜马拉雅副总裁周晓晗说,在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用户的时间,“我们其实很多在做平台,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就是怎么样把我们的用户吸引到我们的平台上来,留存在我们的平台上,成为我们平台忠实、持续的用户。”
拐点之后 行业新风口来临
经历了2018年的“冰点”,2019年的文娱行业将何去何从?
《2018中国文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文娱产业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四大趋势:一是巨头企业对于文娱行业挤压效应显现,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创业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差异化的产品和策略以及持续性的盈利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
二是文娱产业作为重要的优质IP源头,将与零售、旅游、地产等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成为重要推进器和新的增长点,未来产业跨界将尤为显现。
三是伴随文娱产业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围绕产业链两端的细分领域将迎来发展黄金期,IP的产业化、模块化拓展和运营将成为核心。
四是未来中国文娱产业优质内容出海将不断增长,全球化将成为重要趋势。
谢力说,“经过此前几年数百亿资金的涌入,文娱行业的盈利已经趋向饱和,想让它持续增长,便需要探索新的路径,例如追求文化娱乐场景化,在文旅地产、商业板块、线下娱乐板块发力。”
行业融合后的新风口、日渐崛起逐步破圈的小众文化、形势大好的媒体市场细分领域……都是可以捕捉到的新机会。
不少创业公司将自身所在行业与文娱IP深度融合,通过与影视综内容行业、音乐行业、明星产业的联动,打造跨界玩法,不断挖掘商业空间。
影谱科技作为一家AI+视频的垂直企业,已经通过AI技术实现了和娱乐内容的相互赋能。在大数据筛选、智能广告植入、文娱内容工业化等方面相对扎实地走出了一条商业化落地的道路。
以文旅形式创造更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线下休闲娱乐新场景也成为了2018备受关注的行业新风口。
“很多新旅游项目的审美诉求在快速变化,乌镇戏剧节,不但被当地的消费者消费,也在逐渐被游客消费。”聚橙网创始人耿军说。
小众文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内容生产创新,小众文化成为内容创作的全新切入点,电子竞技行业便是其中的代表。
业界认为,“寒冬论”只不过是周期性的常态,拐点之后,文娱行业将会迎来文娱新生。
“至暗时刻,不破不立。这个行业的冬天大家的光景是不太好,但在任何一个不太好的光景都不缺天才的创业家、天才的创业者,同样也不缺疯狂的投资人。”聚元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黄涛说。(记者 李洋)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