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一番调整后,微短剧市场正迎来新的变化。短剧的消费模式从之前的付费为主向“免费+付费”转变,而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越来越多优质团队入场,低俗劣质的短剧正逐渐消退,微短剧正向精品化、剧集长线化方向发展。
精品加速涌现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而随着热度持续上升,今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短剧行业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观众对于短剧内容的强烈需求,不能简单地将短剧等同于低质量、低俗化的内容。
今年6月1日起,微短剧管理新规正式实施生效。新规明确未经审核和备案的微短剧不得在网络上传播,并且要落实行业监管、属地管理以及平台主体责任。这一举措有效抑制了乱象滋生,推升微短剧向精品化发展。而包括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互联网平台,以及众多影视工作者都积极推进微短剧市场。
除规范监管外,今年广电总局推出多项微短剧相关计划,如“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湖南卫视、东方卫视、重庆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也纷纷上星播出微短剧。
同时,免费看剧模式的拓展也为微短剧突破新的上限提供了增长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IAA(应用内广告变现模式)短剧日消耗已经增长到2000万,占短剧大盘30%,且有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年底将达到50%。
在这些因素助推下,优质的微短剧作品也层出不穷。例如由红果短剧平台联合出品的《重回永乐大典》,展现了古籍修复工作的艰辛与意义,引发了观众对古籍保护的关注和思考。剧集入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该平台联合制作的另一部免费短剧《锦衣巷》,讲述少年为满足爷爷的愿望,重振曾经齐聚传统手艺人的老巷子,再现旧时盛况的故事,亦入选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4年度拟扶持项目中网络微短剧拟扶持及奖励作品名单。
专家表示,免费短剧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或将成为许多优质内容的首发渠道,在给用户增加选择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冲动充值等不理性消费。
内容方话语权增强
免费模式的异军突起,带来的是全链多环节的整体调整。在差异化的消费场景和收益模型下,短剧的创作话语权被重新分配,创作者的主动性由此而放大,短剧内容边界随之拓宽,精品短剧加速涌现并释放多元价值。免费模式对应的是更大面积的泛消费人群,短剧的市场边界随之扩大,市场规模增速不减。
过去,短剧行业以小程序平台方为核心主导,从创作组织到内容发行皆围绕平台展开。创作者在这一模式下相对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收益自主权。
随着免费模式兴起,核心角色逐渐向内容版权方和创作者转移,他们开始掌握创作的主导权,也拥有了更大的收益空间。这种变化使得短剧创作更加多元化,创作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创意,自由地进行内容创作。从用户角度,免费短剧也使得市场有了差异化的消费场景,将短剧推向范围更大的泛娱乐消费群体。
业内人士分析,免费短剧模式的出现,重塑了行业格局。内容版权方和平台方将进行重新定位,产业链的核心角色也转变为拥有优质内容生产力的内容版权方。当内容版权方掌握更多话语权和收益分配权,产出的差异化优质内容也会在自然流量池中获得更多机会。
市场快速扩围
在免费模式、精品导向等有利因素推动下,微短剧迎来快速发展。
例如,江苏多地瞄准微短剧赛道,布局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到衍生产业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今年6月,南京市浦口区设立1.5亿元的网络微短剧产业基金推动微短剧全产业链发展;无锡市筹集近2亿元基金用于短剧开发、基地拍摄、专业人才、投流发行等方面;苏州以刺绣、昆曲、评弹等文化元素,古街、园林等苏风雅韵为基础创作内容,促成了苏州微短剧的异军突起。
除江苏之外,众多地方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微短剧+文旅”为出发点,向“微短剧+非遗传承”等方向拓展,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动能,也丰富了自身的业务形态,形成了相互赋能的双向奔赴。
同时,短剧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最需要深度连接市场、拓展用户规模的发展阶段,免费模式为短剧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大门,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以抖音为例,今年上半年,抖音微短剧的兴趣用户达2至3亿,其中,活跃用户中的短剧兴趣用户占比73%。也就是说,短剧的基础客群远不止付费群体,上亿级别的潜在消费人群,让免费模式未来的发展有更多待挖掘的空间。此外,免费模式也使得短剧可以基于内容题材的差异,去做更多商业化的探索。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接近374亿元,同比增长近268%,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以此推算,其中免费短剧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百亿级。持续发力的免费短剧,正在成为微短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记者 李志勇)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