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归途有风》充分展示了四川省乐山市当地特色和传统文化,让观众对乐山市的城市风貌与人文情怀有了进一步了解,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去'打卡'。这是网络微短剧带动文旅消费的一次有益尝试。"《我的归途有风》总策划、华策影视集团副总编辑贾尧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网络微短剧主题研讨活动中分享了微短剧与文旅"双向奔赴"的经验。
跨界融合的背后是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373.9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2027年将超过千亿元。"当前,微短剧行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更多'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微短剧内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在活动上表示。
打造优质短剧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凭借其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的特点,受到观众喜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微短剧的发展后劲在于"精品化",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努力拓展,生产、制作、传播一批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
沈宏翔系微短剧《大过年的》《午后玫瑰》的导演,在他看来,传统影视从业者需要在短视频内容生态下持续学习、不断深耕。从业者和创作者要按照高质量和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为观众和市场输送更多好作品。
为了扶持精品微短剧,各地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对微短剧进行政策扶持,推出了《超越吧!阿娟》《我的归途有风》《柒两人生》等优秀微短剧作品,这些作品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多项推优、评奖。
"微短剧要做到量质齐升,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加强行业引导,规范创作秩序。"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在活动上表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为打造良好行业发展生态,从政策、服务、内容引导等维度持续下功夫,升级"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联动行业协会、重点网络视听平台等业界各方,着力打造精品,助力加速微短剧生态"蝶变"。以"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2.0扶持计划"为例,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持续加大微短剧精品创作扶持力度,具体扶持政策包括单部作品最高可获30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选题经专家论证并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等。
当然,微短剧的创作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今年开年,以科技赋能的国内首部虚拟制片短剧《柒两人生》在抖音上线,目前播放量达到了5.5亿。《柒两人生》的主演介绍说,虚拟制片技术是一种将后期制作前置的拍摄方式,在拍摄时便达到了"所见即所得"的效果,更便于摄制工作,也能让演员更加身临其境,从而提升剧集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进行跨界融合
今年以来,一大批"用心、用情、用功"策划制作的微短剧内容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微短剧也在科普、文旅、传统文化等领域大放异彩。
微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以北京通州段运河的船工号子为主题,《祈安澜》以首都博物馆的避水兽为原型,无论是无形的文化还是有形的文物,中华传统文化之美都在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作为这两部微短剧的编剧,锦沐认为,要想做好文旅微短剧,关键在于抓住三个特色,包括当地特色、作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微短剧自身的特色。
遵循微短剧本身的创作逻辑,爱奇艺推出了《大王别慌张》,其制片人靳今在活动中分享了微短剧与综艺融合的经验。她总结了剧综联动的系列微短剧《大王别慌张》的创作经验,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是创新,让观众有超过预期的新鲜感;第二是遵循戏剧的创作逻辑,把综艺作为元素融合进戏剧逻辑;第三是内容和话题具有当下性。
"经过一系列探索,我们发现了'微短剧+'的产业叠加新模式,让微短剧赛道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涌现出更多新的可能性。"王志举例介绍,比如,将微短剧与旅游、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展现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发展成就,展现新技术带来的新业态、新突破、新体验。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能够拓宽微短剧的创作视野和表现形式,也联动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加强版权保护
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版权挑战。
今年7月,针对微短剧行业存在的版权问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意在为创作者提供健康有益的创作环境,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次发布的倡议书中,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倡议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创作尊严,同时,提高版权意识,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加强版权保护的宣传报道传播,培育良好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引导行业广泛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念,共同维护行业声誉和创作环境等。倡议书发出后,在业界引发积极响应,多家平台宣布将加强对微短剧盗版问题的治理。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建议,为了防止侵权的发生,在制作微短剧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关键在创作微短剧剧本的时候,应该防止出现与他人的文字作品或者微短剧情节重合或者"借鉴过度"的情况。(侯伟)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