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堰梯田位于陕西南部的安康市汉阴县,是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梯田。一阶阶的梯田中,把中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大面积的梯田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延绵数十公里的梯田,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的铺展在凤凰山的山腰上。如果从高处俯瞰,已经栽了秧苗地块是青绿色,和大地本来的土黄色,周围的村庄、远方的青山相映成趣。这里的地理形态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些随山就势开垦的梯田,经过几百年的使用,没有出现垮塌,土地依然肥沃,历经风霜雨雪延续至今,展现出了极高的工程韧性。不仅成为大山深沟里重要的粮食来源,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
眼下,万亩凤堰梯田迎来插秧季。大如曲池、小似新月,一行行秧苗整齐排列,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为梯田披上新“绿装”。
用梯田种植水稻,对水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梯田的水从哪里来?
水利专家李权兵介绍,凤堰梯田三面环山,南边就是汉江干流,就是有水汽蒸发。在这个三面环山的阻挡之下,形成了涡旋。上面其实是很大的一片云雾,这个部分后续会产生局地小气候降雨。
刚刚还晴空万里,说话间,就又下起了一阵小雨,独特的地理结构带来了充沛的降水。沿着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向下游流去,按照从高到低,通过田、渠、塘、溪体系实现了最有效的逐级自流灌溉。
古梯田:移民农耕文化结合的“活化石”
凤堰梯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独特地形地貌,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大山之间达成的默契。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凤堰万亩梯田还见证了这里南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明清时期,两湖、两广、闽粤、赣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进山垦荒邨居,使汉阴成了名符其实的移民县。凤堰梯田的大规模建设是也是在这个时期。
吴家花屋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湘派宅院。前后飞檐滴水、正房雕梁画栋,厢房、回廊曲折萦绕,院内百花荟萃,所以当地人美其名曰“吴家花屋”。花屋正对着的东面就是肥沃的凤堰梯田,这座位于陕南的百年湘派建筑背后,不仅体现了两地在建筑风格上的差异,也见证了来自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是如何随着人员的流动,一同扎根在秦巴山区的梯田之中。
2012年3月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正式揭牌对外开放。这是一座以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古梯田、沟渠堰塘、古建宅院以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包含在其中。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这些年,当地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领百姓向农旅结合方向迈进。凤堰梯田还在原来一季水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季油菜花。“稻油轮作”不仅让这里丰收连年,更是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四季如诗的注脚。
春游金色花海、夏观水田插秧、秋闻稻花飘香、冬听雪落村庄,凤堰古梯田是秦巴大地的一幅画卷。随着一批农业文化旅游项目的启动,这里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然而,传统的耕种模式对农户来说也面临着产量低、无法机械化等问题,村民种植意愿不高。为了留住梯田农耕文化之根,当地政府通过引入富硒生态水稻、支持土地流转复垦、发展“订单农业”生产有机大米产品等措施,重现梯田农耕盛景。目前,整个梯田的水稻栽植已经接近95%,2024年,汉阴凤堰梯田预计种植水稻超1万亩。
同时,当地推进凤堰梯田农村生活污水、土壤污染防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68.2%。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9天。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成片的梯田由粗放型种植变为有机科学种植,从发展单一种植业到与旅游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梯田我们能够读懂古人生存的往昔,也能看到如今人们为未来做出的改变。沿着梯田拾阶而上,流水潺潺、秧苗茁壮。这一方水土在保护和发展中,不断创造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焕发出新的活力。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