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显眼包”,应成历史文化的“显影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10





  “显眼包”近日入选《咬文嚼字》评选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为其“加热”的,少不了博物馆里的显眼包。时下的年轻人,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逛博物馆——寻找博物馆的显眼包。那些千奇百怪、弹眼落睛、让人“笑不活了”的文物,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搜罗出来,俨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斗图”担当,在热议、转发甚至二度创作中出圈。但也常常一不小心,就将大众的关注点带歪了,这几天某网红茶饮品牌因与某博物馆显眼包联名推出的产品引发巨大争议即为一例。在无意识形成的娱乐化讨论场中,还有不少显眼包滑向低俗,而失了文物本该有的尊严,甚至误导公众对于文物内涵的认知。


  甘肃博物馆此前被开发成“绿马”玩偶的国宝“马踏飞燕”,就是为人熟知的显眼包。从正面看,跑欢脱了的马儿头部歪向一旁,流露出诙谐的神情。很多人被它的“魔性”逗乐,却未必知道它精准掌握力学平衡原理的妙处。如今的显眼包“顶流”,则非“无语菩萨”莫属,这是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的瓷雕“沉思罗汉”。他那一言难尽的微表情,被视作为“职场打工人”代言。很多人从刷屏的微信表情包认识了他,进而又追捧起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其承载的颇具民间风味的瓷雕技法倒是乏人问津。


  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有这样的显眼包:西安博物馆惊现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彩绘陶缩脖俑;三星堆博物馆有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中的卡通猪;安徽博物馆“派”出“摸着良心说话”的一对守门按盾武士陶俑“出战”……明明是文物,却形似表情包,以似乎不那么“正经”的姿态走下神坛,精准切中大众情绪。


  出圈的显眼包们,无疑为博物馆热再添一把火。人们忽而发现,博物馆里沉睡已久的文物并不遥远,更不沉闷——它们曾是一个时代活生生的缩影,可亲可近亦可爱;即便跨越数千年,人类的情绪都是相通的。


  然而,仅盯着显眼包,对于了解博物馆以及博物馆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显然是不够的。


  不少显眼包,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或许在其所处博物馆中未必排得上号。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就拿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来说。它们千人千面、俨然“QQ表情”的外表固然有趣,更值得被知晓的,是其独特价值。作为具有一定数量且曾风行一时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仅见于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有专家推测,这或许与当时的都城建业(南京)屡次发生火灾有关,瓦当上夸张的人面,可能是具有避火之术的神祇。


  需要肯定的是,显眼包点燃了时下年轻人对于博物馆的好奇心。这是一根自发的引线。至于它所引发的关注度最终将向何处奔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波,其实需要专业引导。


  其中最应担此重任的,便是“出土”显眼包的博物馆本身。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显眼外表抢了复杂内涵的风头,在耍宝卖萌、插科打诨的网络漩涡中流于低俗,值得思考。另一方面,主动出击,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基于专业层面“活”化更多值得被看到的文物,越来越应提上日程。惟其如此,显眼包的这波引流才可谓真正有效,才能全面烘托出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价值。(范昕)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