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江之美品长江之韵——多地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7





  初冬时节,来自兴山县、夷陵区等湖北省宜昌市多地中小学校的300余名师生来到三峡大坝旅游区,走进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专题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启研学旅程。


  研学导师为同学们讲述三峡工程历史、建设成就等,同学们借助一系列模型和时间轴了解长江的历史演变及三峡枢纽工程的来龙去脉。


  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三峡工程博物馆成为海内外观众感知长江文化、了解三峡工程的重要窗口。2022年8月5日开馆以来,截至目前,该馆累计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包括107批次研学团队、师生18820人次。


  沿江而下,“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近期在江苏开展,文史专家带队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等地。该活动由长江沿线省份共同参与,探访万里长江遗址遗迹,宣传各地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思路新成效,目前已探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多地。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沿线省份启动并储备了一批工程项目,以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长江江苏段目前已登记收录文旅资源单体102.4万个,组织遴选“长江百景”和20条“水韵江苏”长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湖北立足长江文化地标,举办系列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沿江打造长江博物馆,目前已编制完成陈展大纲初稿。四川遴选出75处长江文化标识,持续深化长江上游文物考古发掘,强化对蜀文化、巴文化、藏羌彝文化等的研究阐释。


  长江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依相生。位于南京城北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燕矶夕照、达摩古洞等多处景点。初冬暖阳下,在燕子矶公园江畔,一群年轻人身着汉服在拍照。在达摩古洞景区,树木掩映中,百态达摩石窟全貌逐渐显现,令人震撼。幕燕滨江风貌区曾是南京工业重地,生态环境遭遇多重威胁,文化遗迹遭受严重破坏。多年来,该地区累计投入40亿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滨江风光带。2021年5月,南京旅游集团打造了高品质滨江游项目“长江传奇”游轮,为推进长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江文化与人文底蕴相生相促。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位于荆江迎流顶冲最上端的公安县北枕长江、南临洞庭湖。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始终依水而居、与水抗争,形成独具魅力的治水文化。近年来,公安县保护治水文化遗存,建设长江流域抗洪精神主题展示馆,弘扬抗洪精神,传承治水文化。


  长江文化与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夜晚的四川都江堰市游人如织,都江堰南桥、天府源廊桥一片流光溢彩,灯光在水面照射出“蓝眼泪”景观,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目前我们正推进都江堰世界遗产水文化活化利用项目,未来景区游览体验内容将进一步丰富。”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张瑞平介绍,该项目已入选四川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申报名单,主要包括建设都江堰长江水文化展示体验中心、依托离堆公园山水实景打造夜间水文化光影秀等。


  今年10月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各地提出新举措:江苏省要坚持系统保护、价值挖掘,谱写“水韵江苏”的新篇章;湖北省将统筹推进系列重大文化项目实施,持续开展课题研究,生动讲好新时代长江故事;四川省将强化区域协同发展,让千年文脉支撑和促进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


  “长江是传播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打造中华文化的超级IP。”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说,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充分开发长江的历史文化资源,激活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新华社记者 喻珮 朱筱 邢拓)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