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北京,文娱演出始终保持高热度,呈现井喷式爆发。
来自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营业性演出数量已达35561场次,观演人次达884.7万人次,票房收入超18.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6.9%、199.7%、280.9%。首演剧目多、演艺新空间各具特色、演艺审批高效、内容供给层次丰富、线上资源品质和频次双高……成为北京演艺市场的突出特点。
首演扎堆
3月中旬起,位于京城西部商业地标华熙LIVE·五棵松的凯迪拉克中心,就率先迎来了文体活动的回归。截至12月31日,这里共将举办72场大型文体活动。其中,演唱会44场,且首演率为32%,连场演出的演唱会场次占比57%。暑期等时段登台这里的11场家庭秀,首演率也达到67%。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是传媒中心,大型巡回演唱会的首场落地北京无疑可以放大活动声量。”北京华乐非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宣传总监董文静介绍,该公司5月底推出的五月天内地巡演首站落地“鸟巢”,连唱6场。9月2日,该公司推出的周华健“少年侠客”巡回演唱会内地首站也选择了北京凯迪拉克中心。
“对主办方来说,北京的场地可谓一场难求。”董文静介绍,暑期,毛不易的两场演唱会刚演了一场,就赶上大雨,不得不暂停第二场。后来多方协调才在数日后转移场地完成计划。“对观众来说,每一次在北京的演出也几乎是一票难求。”她说,五月天在京演唱会门票开售的瞬间,购票平台显示抢票人数已超百万。
审批高效
大型演出迅速落地,也与高效的演出审批服务密不可分。北京市场今年的首场演唱会“时光流转-2023老狼北京演唱会”一经申请,就获得快速审批,迅速登台。
市文旅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市、区两级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已超过2019年全年,增长了31%。目前市、区两级演出审批已推出了演出剧目提前预审服务,让演出举办单位提前吃下“定心丸”,为后续演出项目运作奠定了基础;实行全程网办和邮政寄递服务,申报单位办事人员无需跑动即可在线提交申请、获取审查意见、提交补齐补证材料、获得演出批文,企业办事便利度提升。
新空间崛起
在传统演出大幅上升的同时,演艺新空间也成为京城演出市场井喷的一股创新力量。演艺+游戏的沉浸氛围、演艺+餐饮的复合型消费……这些都是位于朝阳区望京地区的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的独特魅力。去年12月24日开业至今,这里已上演760场演出,吸引6.5万人次观众。年底,在迎来开业一周年之际,新的原创沉浸式剧目也将登场,再掀观演热潮。
在市文旅局指导推进下,4月至今,东城区已授牌颜料会馆等5家演艺新空间,朝阳区已对12家拟授牌演艺新空间进行公示并计划于12月初为其正式挂牌,西城区也将于本月底拟定首批演艺新空间名单。
曾于年初火爆异常的脱口秀表演,也经历了去粗取精的过程。“目前北京大约有十余个脱口秀厂牌,经过市场的洗礼,两极分化非常明显,好的演员演出场次、邀约非常多。”开心麻花脱口秀制作人农夫说。
线上演艺加密
线下演出的井喷并未挤压疫情期间崛起的线上演出业态。日前,市文旅局公布了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批线上演艺服务入围的5个项目,即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保利云剧院——数字化演出文化生态平台、东方大剧院、“大戏看北京”云演播线上展播、新现场高清数字剧场。它们均供给了百余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涵盖多种艺术形式,覆盖国内外知名文艺院团,且通过大屏小屏多种终端,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观演服务,实现多渠道多内容多形态的展演展播。
新现场高清数字剧场的运营方、北京奥哲维文化相关负责人杨朦介绍,公司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将推出21部重磅舞台艺术作品的影像放映,累计放映片目即将突破300部大关。在新片单中,爆款舞剧《只此青绿》将隆重面向全球观众上演。
线上演艺的加密得益于北京领先的网络平台建设。“我国四大线上平台中,有三个扎根在北京。”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春刚介绍,在文化产品出海方面,北京也一马当先。
年底,一年一度的演艺黄金期再次到来。寒风虽然凛冽,但剧场内的热情却持续升温。11月17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芭蕾新作《欢乐颂》在天桥剧场全球首演,致敬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首演200周年,以芭蕾语汇奏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乐章。11月22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映山红》登台首演,雷佳、王宏伟深情领衔,赓续红色血脉,谱写当代华章。首都舞台正在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添高品质内容与无限激情。 (记者 李洋)
转自:北京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