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文化和休闲要向农村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22





  “未来的夜间旅游要继续依托城市‘三区一圈’推动文化和旅游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也应更加关注县城、中心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夜间生活。”近日,在“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说。


  戴斌指出,夜间的读书、休闲和消费活动古已有之,而正式导入夜间旅游、夜间经济的概念,并形成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实践热点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这五年来,我们从夜间旅游的理论探索,到夜间经济的政策促进,再到夜间休闲的市场实践,实现了概念导入到社会实践的创新过程。”


  这五年,夜间经济在拉动居民休闲和旅游消费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新型市场主体,促进了产品研发、内容创新和业态发育。涌现出一批《只此青绿》《戏剧幻城》等创意项目,长隆、欢乐谷等内容创造企业,此外还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空间。如北京的前门大街、亮马河风情水岸,太原市钟楼步行街等。


  发展夜间文化休闲,推动夜间旅游消费,离不开顶层设计。2019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首次在中央政府层面提出发展夜间经济,要求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并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配套服务设施、延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从食品、体育多维度推动夜间消费潜力挖掘和市场拓展。


  “过去五年,地方政府印发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139份,主要落实上位政策的具体要求,广泛涉及组织领导、消费引导、场景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夜市培育、财政补贴和奖励等方面。”戴斌说,“没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夜间经济很难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戴斌认为,持续增长的夜间消费客流,让街区、商圈和休闲综合体的存量空间产生了级差地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进而涌现出大量新型市场主体。夜间经济还带动了城乡空间的存量优化和酒店、民宿、服务式公寓,以及旅行社、OTA、社群俱乐部的商业模式创新。来自市场的创新也在倒逼安保、保洁、公交、地铁、电信、治安、应急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效能和提升。“这些城市‘点灯者’和‘提灯人’在提供更高效率,也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的同时,又为商业投资和市场创新提供了现代营商环境。”


  未来夜间经济将如何发展?戴斌建议,未来的夜间经济既要满足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新需求,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创造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


  “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和娱乐演出,还有购物、观景、赏剧、夜读、观星和社交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传统的人间烟火,也需要未来的闪耀星光。要着力培育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产业生态体系,特别是通过科技、艺术、体育等要素的创造性投资,着力打造一批辐射带动性强的地标性项目和现象级产品。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契合度,走出一条与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来。”


  戴斌进一步指出,夜间文化和休闲要向农村去,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上公共文化投入和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夜间消费新场景。支持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开发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夜间产品和服务,鼓励传统戏曲、曲艺等推陈出新,促进传统与潮流文化交融,不断打造夜间文娱品牌。支持发展田园音乐会、篝火晚会、美食节、采摘季、露营节等活动。引导旅游、休闲、科技、工程企业和文化艺术团体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村居民和乡村旅游者培育夜间生活新空间、新内容、新项目和新业态。(记者 成琪)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