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不“短视”方能走得更长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8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推出的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近6亿,全网视频播放量超7.8亿……(《人民日报》9月12日)


  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给公众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很多网友纷纷加入视频创作行列,涌现出一批优秀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在讲述中国故事,给观众带来全新视听体验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媒介形态和艺术形式极大丰富的今天,短视频“出圈”魅力何在?短视频如何不“短视”,从而走得更远呢?


  众所周知,短视频魅力之一便是制作方便快捷。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拍摄、剪辑等。设备门槛的降低、社交平台的普及,让每个网民都有机会成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因此,短视频用户规模更大,内容生态也更加丰富多彩。在《中国短视频大会》中,创作者不但有民警、厨师,还有非遗传承人、科研工作者等,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展演比拼,让大量充满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的短视频刷爆朋友圈,使得不同风格的高质量短视频在年轻人中传播开来。


  传播技术变化无疑为短视频“出圈”提供了便利。不过,让短视频走得更远,还需要在内容上打动人、感染人,激发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从《中国短视频大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打动观众的不仅有精致的视听语言,还有短视频中流露出的浓浓真情。自媒体人“我们的冷暖人生”,以深夜小面摊为舞台,将镜头对准身边普通人,把人生百态浓缩在一碗面中,用温暖治愈人心;“潘姥姥”创作团队,全家老少齐上阵,质朴无华、其乐融融,很是动人;各文化博主,把高深的专业知识、冷门技艺变得生动有趣,推动“冷”知识火热传播……节目中,一帧帧画面,或催人奋进,或感人至深,成为美好生活的缩影,传递着世间真情。


  短视频不能“短视”,既要有温暖的小故事,还应浓缩时代大主题。通过普通人平凡的讲述,让人读懂中国故事,甚至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共情、引发共鸣,从而入心、入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文旅部门通过短视频推介当地美景、美食,让越来越多的乡村之美被人们认识,短视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代言、新平台。诸多国风短视频在海外成功走红,不仅因为它们呈现了东方田园式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世界各地人们对东方文化的浪漫想象,还因为视频中表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激发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共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幸福美满的百姓生活图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成果等,借由一个个高质量的短视频,得到更鲜活的表达和润物无声的传播。


  小镜头聚焦精彩瞬间,短视频展现大千世界。在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的当下,让短视频走得更长远,还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在优质短视频创作环境中,更多人可以看到短视频不应是即食快餐、粗制滥造,也可以是精细高端、正能量满满的文化作品。《中国短视频大会》无疑发挥了短视频创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这方舞台上,人们相互借鉴、学习,看到更多可以提升进步的地方,不断激励自己专注于精品内容的生产与输出,共同培育短视频良性的创作生态,助力短视频行业行稳致远。(史晓多)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