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见壁垒,更好传承优秀文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16





  刚过完年,人们又开始讨论那个老话题:传统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怎么办?


  有人说,现在年轻人过春节,就是宅在家里抱着手机或电脑沉浸在网络空间不能自拔,这么下去的话传统文化谁来传承呢?也许,就在年轻人热衷的网络里,同样有一个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魅力的世界,正在渐渐构建和完善起来。


  “海灯节”,一个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节日。但若说你不知道它,听听“海灯节”的传统却又觉得无比熟悉——“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璃月的海灯节。”原来,这是游戏《原神》中一个特殊的场景和任务,从2021年春节开始,欢庆一年一度的“海灯节”就成为用户的传统。线下素不相识的他们,进入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像全球华人庆祝元宵节一样欢庆“海灯节”。


  文化的血脉与情感的眷恋,在活泼的生活场景中,连绵不断、生长壮大。2023年春节,两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被嵌入游戏《原神》的故事线,向全世界玩家介绍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和“衡水内画”这两项古老技艺的历史、特色以及当代传承。这个被命名为《流光拾遗之旅》的系列纪录片,将常驻这款热门游戏,并不断推出续集和支线内容,成为向全世界玩家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从效果来看,两部纪录片发布不足半月,已收获来自全世界网友的无数好评,制作了15种语言字幕版本,成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古老的中国非遗,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用户的关注与喜爱?因为“流光拾遗之旅”讲述的传统文化,与这些年轻群体所熟悉的流行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了。在纪录片中,游戏玩家看到中国手艺人用年画和内画技艺,创作出以游戏场景和游戏角色为内容的作品。看着自己熟悉的场景、人物出现在精美的木版年画和内画鼻烟壶上,本来对这两项非遗陌生的玩家也变得雀跃和好奇。这种好奇,将推动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活水源泉。


  不可否认,不同年龄、地方和教育背景下的人们,在对待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时,是有所谓“圈层之别”的——“打游戏”,就特别能够体现这种区别。从传统中走过来的人,叹息现在过年,烟花爆竹没了,磕头拜年少了,年轻人对年夜饭和春晚都无动于衷,对他们在这珍贵的传统佳节依然打游戏十分不解,常生出今不如昔、传统凋敝的遗憾和忧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正是这爱打游戏的新一代,一直在用最顽强和热血的行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之路。


  这些年,从流行音乐“国风大盛”,到中国民乐“B站崛起”;从“国漫中兴”引领动画产业中式审美再度流行,到热门游戏推动传统戏曲、非遗文化传播与普及……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有一股活泼的力量,涌动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这股力量,与那些坚守传统的“守艺人”一样,都是我们文化的守护者,都应当得到肯定和支持。


  新潮游戏与传统非遗的“破壁”握手,是激活传统文化新时代生命力的有益尝试。这条路,值得坚定走下去。我们不妨打破偏见,为那些在这条路上努力探索的年轻人,献上喝彩与掌声。因为他们的努力,同样是为了中国人记忆里的年味儿,永远不会消失。(刘采萍)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