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科融合贵在拓宽路径 | 新文科背景下的设计之思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23





  2020年11月,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此后有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艺科建设的讨论也在业界引发新的思考。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一门引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信息交叉学科,设计学科被推到了新文科建设的前沿,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发展重任。如何突破传统学科的定义,建构新兴领域的研究方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设计学科?今天的设计学科如何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和多元的实用与审美需求?


  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实际上,“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可见,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试图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


20210623152234261.jpg

  ▲  中国美术学院吴碧波等设计的富有现代感的峨边彝绣日用品

20210623152302261.jpg

  ▲ 以“艺科融合·质创未来”为主题的艺术与科学协同创新国际作品展展出的2020观致里程碑概念车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供图


  唤醒情感 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如果说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是新文科的突出特征,那么,面向融通,不断跨界的设计学科又该如何界定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小鸥说,设计研究的对象是生活,生活是包罗万象的,所以设计学的边界是无边的。云南艺术学院副校长、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也提出思考:过去传统意义的设计仅局限在工艺美术的范畴,而现在基本被边缘化了。在如此形势下,艺术设计学科究竟该怎么建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传统的工艺美术到服务设计的转变,但传统的“造型至上”的教育观念仍是当下中国设计教育的主流思想。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包括理论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不断涌现,设计师们必须面对生态、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设计的思考,即要思考设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为谁而设计。


  年轻的白族姑娘张翰敏为了让更多人体验白族古法扎染技艺,在大理喜洲镇开设蓝续古法体验店,把大理传统古法扎染和以村、镇为区域的社区连为一体考虑,将文化、人和产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样在喜洲,一位川美毕业的老师在这里租下了一个四合院,用了十几年时间全身心致力于建设一座集现代设计风格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公益性农耕文化艺术馆。在陈劲松看来,这些事例所承载的意义有很多。“未来是一个智慧的时代,它是体验的、服务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体验和服务,如何用设计涤荡心灵,如何寻找一种打开传统的方式,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唤醒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用新文科的思维和方法,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创新的研究方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建设。”陈劲松说。


  避免同质 坚持自身文化特色


  显然,设计的问题所延伸出来的知识深度和信息广度,不是在课堂上的几节课所能覆盖的,对于设计能力的培养,需要搭建专业协同交叉创新的教育平台,系统地指导学生建立综合知识体系。清华美院借助清华大学多学科的平台优势,以“艺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理念和教育特色,对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致力于“跨学科生源”和“跨专业模式”两方面的探索。在跨学科生源方面,通过二学位和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的开设,在全校范围内吸纳优秀学生开展专业辅修,形成“艺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生源结构,同时制定“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更多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在跨专业模式方面,本科教学探索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跨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研究生教学构建以课题驱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都强调不同学科间的团队协作,共同促进学院内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之间以及与校内计算机、自动化、建筑学、医学、新闻传播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清华大学健全的学科优势为其提供了学科交叉的基础,而一些纯艺术类院校想要做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对来说较为不易。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潘长学认为,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特点,不要去模仿,要避免内卷,避免同质化,进行大胆而开放的实验,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对于艺术教育的模式创新和学科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许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建议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融合:首先是与现代信息、数字媒介的技术融通。近年来各院校纷纷创立的跨媒体艺术专业便是范例。平面设计专业改称为视觉传达专业,也反映了世界传达叙事方式的深刻变迁。创新的设计专业在这里大有可为。其次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比如,艺术管理是艺术与管理学融通的产物,公共艺术也是艺术与社会学、景观学等多学科融通的产物。再者是与相关知识专业的集群融合,比如绘画艺术专业的综合绘画、书法专业的书学教育与研究、中国画专业的现代水墨研究、设计专业的综合设计等。总之,艺科新格局正应运而生。但无论如何,专业的路子应该越走越宽,而不应该越走越窄,艺术家创作的路径应该越走越活,而不应该越走越死。学院的学风应该越走越通,而不应该越走越逼仄。


  艺术学科的教育必然葆有深刻的地缘烙印,珍存着文化脉络原创的人文根基,因此,探索和建构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自主之路尤为重要。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校长董占军看来,面向自主,首先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艺术学学术评价体系,即建立符合自己文化特色的学术范式。“学界提出建立‘新艺科’‘新设计学科’的构想和实践,如何构建?我觉得应该是在吸收西方艺术理论资源、研究方法的同时,重视汲取中国古代文论和古典艺术理论研究中的精华,建立一套具有中国学派的概念、术语、范畴及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这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董占军还强调,拓展和完善全球化语境的传播与交流体系也是中国艺术学科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一环。所以说,只有持续地根植和深化中国艺术的根源,批判性地面对艺术理性,保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方能锤炼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


  需求巨大 缘何水平频受质疑


  不能否认的是,今天中国的艺术教育、艺科建设也面临诸多现实而紧迫的挑战。有专家就指出,当下的文艺创作有很好的环境,却面临难出高峰的问题;艺术教育拥有全球最大的需求量,但真正的水平却一再受到质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陈磊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谈到当下设计学科普遍存在的短板:一是在媒介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必须从一个学科发展的视角来不断思考设计的核心价值,以及它与社会创新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无法实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更新迭代,使得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纵向课题研究成果不足,因此,设计发展的前沿性研究有待加强。三是专业课程结构滞后,仍过于集中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跨媒界、跨维度阅读的相关课程内容不足。四是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没有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独立的专业立场和批判性的专业态度,包括创新观念。


  在和国外一些课程体系比较完善的院校进行比较借鉴的过程中,陈磊发现,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除了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设计观察与批评的课程,他还从学生选题创作的动向上发现一些新趋势和变化,并以此作为优化教学方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从近些年的毕业展可以看到:一是特别关注人的自身,所以反映心理和社会问题的作品逐渐增多。二是特别关注网络技术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三是近几年将传统文化通过设计引入当代生活,与今天的人的生活产生关系,并且尝试与流行文化进行结合,这种选题也有所增加。”陈磊说,整个教学都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所以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和专业的整体发展为依据。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变革,应当以适应社会转型和支持开放创新为目标。


  创新实践 不能有“形”无“神”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培养学生积极服务于民生和国家战略发展的意识,在教学中强调专业与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也是艺术院校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几年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如何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对乡村文创设计产品的开发实践,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段盛峰总结出几点策略:突出创意设计,充分赋能聚能,让产品美起来;突出服务设计,完善供销链条,让流通快起来;突出溯源设计,强化质量安全,让产品兴起来;突出组织设计,强化利益联结,让群众富起来。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兴群则表示,乡村设计不仅要有形,而且更要有神。“现在很多乡村设计有形无神,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在乡村做比较个性化的建筑空间,却完全跟当地的在地形象脱节。乡村设计一定要注重在地性的设计研究。如何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是从空间改造精神提升到文化重构回归本源的在地艺术实践。”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提出,乡村设计应该倡导“大脚之美”,即把自然原本的实用性和美感利用起来,营构原汁原味的大气势的场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裹小脚式”的美化设计。这种立足于自然与实用基础上的美学观也许对当下的设计教育乃至新艺科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李亦奕)


  2021年6月13日《中国文化报》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艺科融合贵在拓宽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的设计之思》

20210623152145264.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