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用数赋智”,助力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发展——论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作为指导文化和旅游系统“十四五”工作的总体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也必然体现着创新的思路与做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国际形势还是从国内情况而言,我国的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特征新要求,就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是创出来的。《规划》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全面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由此可见,“创新”无疑成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事业“攻坚克难”的重要课题。


  新,是闯出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文化和旅游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国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坚强不屈、守望相助,不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勇于拼搏、奋发图强的抗疫史诗,更通过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让新事物、新技术、新形式融入文化和旅游领域。


  一场疫情将“演播”这项演艺行业的全新业态唤醒,文艺院团、演艺机构纷纷调整创作生产与演出的频率、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以“云剧场”“在线艺术欣赏”“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换挡”;公共文化云平台释放出强大的潜力,“云观展”“云读书”“云游览”“云课堂”……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云端购物节”、网上直播带货,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与市场,助力乡村振兴;网上预约、错峰限流,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让“互联网+旅游”的融合更加深化……所有这些文化和旅游工作者以“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精神作出的创新,都将在“十四五”时期得到丰富和深化。


  新,是科技赋能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文化和旅游事业同样需要“上云用数赋智”。


  《规划》中强调,要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的确,放眼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为此,《规划》为文化和旅游各领域的创新明确了方向。“十四五”期间,艺术创作领域将推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多渠道展示推广优秀文艺作品,促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升级换代;文物领域将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提高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和利用水平,开展“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公共文化领域将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升级、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领域将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培育30个旅游演艺精品项目、100个线上演播项目、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100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并加强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和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应用推广,深入推进数字文化产业标准群建设;旅游领域将支持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开发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游景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有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切实行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必将大有作为。


  聚焦文化需求,推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范  周(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十四五”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享共建,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立足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普惠共享、资源下沉、兼顾特色,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存在不均衡等问题,一方面边远地区和部分乡村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达标、服务不到位,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端文化需求和特殊文化需求。面对区域与城乡差别,在顶层设计和服务供给时,应当兼顾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一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坚持国家标准兜底线和地方特色促特色相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二是资源下沉,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资源统筹和共享共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三是兼顾特色,通过建设订单式、菜单式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平台,既要满足群众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高端文化需求,又要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提供对口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建设。


  第二,坚持品质优先、科技赋能、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陆续解决“从无到有”的基础性需求,逐步向“从有到优”的更高层面迈进,质量好、内容精、种类多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目标,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一是坚持品质优先,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等着力于优质内容供给,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二是立足科技赋能,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和平台,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新类型。三是推动融合发展,促进不同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强功能合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构互惠共赢、协作共生的文化服务和建设发展体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第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的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政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了社会参与度,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趋于多元化。“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坚持政府有效治理与社会积极参与相协调。一是明确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坚持“小政府、大服务”,加强对社会化体系的规范和监督。二是创新参与方式与机制,鼓励并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社会力量独立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文化志愿者服务、众筹和基金会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三是构建标准化、专业化的社会参与机制,处理好政府购买与质量保证的关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用性、匹配性。


  进入“十四五”时期,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扎实做好内容与形式创新,推动体制和机制突破,提升服务能级和水平,增大辐射范围与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本端评论员)


  2021年6月7日《中国文化报》第1版、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上云用数赋智”,助力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发展——论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聚焦文化需求,推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20210617110703279.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