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16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系统阐明了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文化和旅游系统工作重点,同时积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规划》的突出亮点体现如下:


  ——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既是消费热点,也是供给短板。尤其是随着人力资本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更加高层次的精神和体验需求将更加旺盛,文化和旅游发展需要不断匹配人民群众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化升级的需求。《规划》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科学谋划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使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了高质量发展主题。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扩大内需,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我国巨大人口规模以及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必将带来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规划》将高质量发展导向贯穿全篇。一是强调通过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深化改革等举措,来推动文化和旅游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使文化和旅游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三是突出了文化和旅游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作用,明确指出“文化和旅游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突出了创新引领理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刻改变着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环境、产品形态、供给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劲动能。《规划》明确要求“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全面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此外,《规划》也十分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要求“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鼓励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探索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此举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扩容、提档、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突出了服务国家战略。跳出文旅看文旅,站在国家战略全局来谋划文化和旅游发展,是《规划》的一个重要创新。《规划》首次提出了“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的概念。一是全面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体现各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化和旅游空间布局;二是衔接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努力形成东中西互补、点线面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文化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共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了文旅融合发展。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和经验。《规划》重申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此外,《规划》也倡导“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规划》还谋划了“一大工程、七大体系”作为规划的具体抓手。在《规划》发布后,要着重抓好规划的具体实施,并且扎实开展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保障《规划》的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能够如期完成,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供磅礴的力量源泉。(杨永恒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