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日益加深。数字技术的介入,重塑了文化内容表达、传播、消费的生态和格局,以体验、交互、共生为特征的数字文化生产模式正在形成。
IP的打造和建设,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成熟,在经历了一个“被关注、讨论和争议”的起伏后,整个行业对IP的理解回归理性渐有共识。IP的开发,也进入到方法与体系探索升级、价值再评估的新阶段。IP的高质量发展,已日益成为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优质IP的培育和运营依然是大势所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时代需要系统、可持续的IP培育和运营方法论。在平台布局、行业生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如何联动更广泛的主体、消融边界、有秩序地去打造更具生命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是全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原生IP崛起
《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简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原生IP崛起,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头部IP优势明显,我国文化行业有望迎来“超级IP”。
网络文学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如今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潜力作家、优质作品不断涌现,已成为其他文化领域创作的重要生产资料。随着围绕网络文学改编的产业链上下游更加通畅,网文影视化模式目前已逐渐趋于成熟。经过动漫、影视等具备更大用户基础的文化形态改编,也进一步放大了网文IP的源头价值,不断实现对原生内容的反哺,推动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不断升级。
目前,漫画以20%的占比成为数字文化内容的第二大源头,原生国漫IP不断成长且整体表现较好。头部漫画作品经过多年的内容沉淀,同时在动画化和跨界合作的推动下,已具备影视化开发的潜质。
游戏是发展前景广阔的独特IP品类。较高的用户参与度是游戏IP跻身前列的核心要素。此外,游戏IP也在不断强化与传统文化的链接,通过跨界融合、线下布局等尝试,在提升其文化内涵的同时,助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
《报告》指出,市场已经出现了反响较好的跨领域联动改编,也有题材更加多元的优质作品,这为下一阶段相应内容领域的新赋能以及IP资产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有望出现超级IP。
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曹宝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IP的崛起,主要是新时代内容消费者需要优质IP。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持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包含着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及以更创新的方式,去长线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需要更多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涌现。
另外,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消费场景向线上集中,消费能力在线上释放,线上消费需求短期内急速上升。文化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已成为发展新命题。优质IP不仅是国家文化产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内涵、盘活文化、传播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
此外,我国网民规模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巨大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叠加融合成就优质IP
市场反应表明,只有优质IP才能真正获得用户认可,享受行业蓬勃发展的红利。而对于如何构建优质IP,这需要对其开发模式进行有序规划,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相应地迭代升级。此外,对IP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开发衍生品类并与场景相结合,也是促进IP价值衍生的重要一环。
《报告》显示,“文学+动画+连续剧”“文学+电影”“动漫+游戏”的组合收效更加显著。跨界联动也将为IP带来新势能。尤其是二次元潮流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一些漫画或动画IP开始由线上转为线下,加速IP的价值转换。此外,IP生命力的延续需要围绕IP的产业化开发,IP产业化离不开IP运作平台化与良好的协同机制。
《报告》建议,行业内应整合生产关系、协调生产体系,强调共通、共创、共生的IP构建模式,共同打造有着统一价值内核,覆盖面广、多元多样的内容矩阵。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意义上的IP不光是知识产权的概念,也不是传统意义上文化产品的概念,一个具有成长性的IP还需要具备轮次经济和跨产业链条授权的可能性。
曹宝印告诉记者,从本质上来说,IP建设并不是对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的一味追逐,而应注重其精神价值的挖掘,以充足的国民性、在地性、当代性锻造文化内核,用IP讲好中国故事。
另外,他表示,IP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便对于市场上富有号召力的企业来说,也需要经过了长时间地精心制作,因此打造优质IP还需拿出工匠精神。只有打造足够精细、足够符合时代需求、足够可以连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IP,才能真正符合国内消费者以及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互联网是很好的孵化平台,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发现了IP价值,原生IP(含网络文学)会成为一个总体的趋势。而要做好优质IP,可以结合植入产品(衍生品),即IP文创电商来做。IP要做故事IP、形象IP、品牌IP和产品IP的四合一,这当中可以通过系列微电影来孵化,当中内容一定要具备持续性,不是简单的短视频。同时,IP要做到“一鱼永吃”和“一鱼多吃”。(记者 赵琳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