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文创”,能否解决乡村民宿核心痛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07





  前不久,会员制乡村预订平台未来好宿和被称为“京城喜剧界黄埔军校”的话剧团队雷剧场合作,在北京山宿吾院上演沉浸式话剧,将本属于城市文化娱乐方式搬到了乡村民宿里。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的背景下,此次跨界合作可以看作是“民宿+文创”业态的新尝试。


20210507141530538.jpg

  ▲ 沉浸式话剧演出现场


  沉浸式话剧《让美好不期而遇》讲述了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城市家庭来到乡村民宿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内容非常贴近生活。作品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不设舞台、没有座位、360度无死角零距离观看,并将戏剧、实景剧场、行为艺术、观众互动等多样元素融于一身,让人沉浸其中。


  把脱口秀、话剧等这些都市娱乐带进乡村,将城里人留下来,让乡村里的特色产品走出去,是未来好宿和雷剧场这次跨界合作的初衷。


  据介绍,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民宿不同于传统的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有别于都市的生活。


  然而,“旺季很旺、淡季很淡”是民宿行业不得不直面的核心痛点。同时,民宿属于重资产项目,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价格高又不能提供相匹配的服务,导致消费者普遍认为民宿的性价比偏低。


  该如何破局?


  会员制的预定平台无疑给行业带来了客群突破的有力支持。例如未来好宿,就是通过会员制的商业模式打通了民宿和用户的供需两端难题,形成了良好的控房机制,不但做到“薄利多销”,让会员以超值的性价比享受到精品乡村民宿的住宿体验,同时也盘活了空置的民宿资源,做到了民宿主、会员和平台的三赢。



20210507141601538.jpg

  ▲ 民宿山宿吾院一角(图片由未来好宿提供)


  在此基础上,未来好宿还布局自营民宿集,不仅助力乡村民宿脱困,更持续为乡村免费导流,创造优质就业机会,通过“互联网+旅游扶贫”推动乡村振兴。未来好宿创始人盖书华提出,每个村至少自营10家至20家民宿,北京至少布局100个村,形成民宿集群。沉浸式话剧《让美好不期而遇》演出所在的北京延庆营盘村,即是未来好宿的试点村之一。


  除了直接带动周边经济、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外,自营民宿集群更会挖掘乡村自有特色,以更高品质的服务、更丰富的乡村游主题,为用户的旅程不断创造惊喜,同时围绕“住”的核心需求,搭建民宿携手餐饮、出行、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消费场景,构建小型“田园经济体”,打造“互联网+乡村振兴”新范本。而按未来好宿平均入住率95%计算,一个家庭日均消费1000元计算,一年将有可能拉动乡村旅游消费增长过亿元。


  专家点评

马牧青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乡村民宿是典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近年来随着其迅猛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越来越多。譬如投资大,收益慢;旺季很旺,淡季很淡;有星级酒店价格,无星级酒店舒适(性价比不高);名为民宿,实无“民”味;有小情调,无主题文化等。如何解决这些痛点?做足“民”字文章,融入文化创意,也许是一个捷径和妙招。


  民宿,首先是植根于民的,其最初表现形式大都是老百姓利用自家农房改造而成的。


  对于原生民宿,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文化是其与生俱来的内在与禀赋。作为休闲旅游基本六要素中“住”这一产品的新形态,自然离不开主题文化。如何发掘、活化并提升“民”字系列文化,是丰富民宿内涵、优化民宿景观、延伸民宿产品、提升民宿品牌,进而招徕客人、留住客人、愉悦客人的最大卖点和基本路径。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还要加上两句:民俗的就是大众的,民间的就是市场的。但是,对于“民”字系列文化不是拿来就用,如果单纯地摆设一些农耕文化遗留下的风物,显得过于初级和低档,而应活化一些带有地域文化的风俗、风情、风味的产品,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创意,亦即文创。


  文创产品可以是沉浸式演艺活动,也可以在当地土特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标志性的文化或在文化载体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包括民宿建筑风格、在地建材、内外装修、标识标牌、空间布局、景观小品、设施用品、伴手礼、游乐活动、推广宣传等一系列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的领域。(高婷)


  2021年4月27日《中国文化报》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民宿+文创”,能否解决乡村民宿核心痛点?》

20210507141438486.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