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入最后一个月,福建省厦门市的民众迎来了三四年一度的大活动——送王船。厦门市同安区吕厝社区、思明区沙坡尾社区、湖里区钟宅畲族社区等地,迎王船、王爷巡境、送王船等仪式和舞狮、高甲戏、车鼓弄等文化节目接连登场,让这个冬日充满节日气氛,众多外地游客也赶到厦门一探究竟。
就在活动举办期间,喜讯传来——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经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合申报成功的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送王船:“做好事”和“好兄弟”
提及送王船,在闽南一带无人不知。送王船是沿海渔港、渔村古已有之的传统民俗,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闽南地区形成,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在闽南,送王船每三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送王船多在农历闰年在旱季择吉日举行。其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热闹的活动背后不乏辛酸和悲悯的心绪,也显示出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送王船的各项仪式中,最常听到的是“做好事”和“好兄弟”。
面对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的大海,靠海而生的滨海民众逐渐形成了植根于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的民间信俗。“王爷”是当地民众对这位神灵的俗称。民众认为,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察,拯疾扶危、御灾攘患、赏善惩恶。人们通过送王船的仪式来表达感恩和期望,希望王爷能够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渔发利市。这是“做好事”。
大海哺育着渔民,但同时也成为很多人悲惨的魂归之处。人们将海上罹难者的亡魂尊称为“好兄弟”,希望其魂魄能够随王船而去。举行仪式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宫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度“好兄弟”。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察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
送王船,怎么送?
选主会
“选主会”就是选出送王船的主祭。社区宫庙、宗祠理事会在仪式活动中发挥着策划、组织和管理的作用;理事们通过掷筊来确定主会、头家或炉主,他们分别担任主祭和陪祭。在马六甲,还要选出一位王船主任,负责组织巡境送王活动。
竖灯篙
“竖灯篙”标志着送王船仪式的正式开始,人们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
造王船
“造王船”即工匠按照传统工序精心制作木质或纸质的王船船模。王船是王爷巡境的座驾,其制作过程有一套特定的仪式,主要环节有安龙骨、安龙目、请帆、立桅、进水。
迎王
“迎王”时,人们在海边迎来新一任的“代天巡狩王爷”。此时的王爷尚不具法相。人们用轿子将“看不见的”王爷迎请至宫庙或祠堂供奉起来,在庙里“置府”;随后将纸扎的王爷请进府中,由师公开眼后,这尊纸扎的王爷就具备了神性。
祀王
前来“祀王”的人们向王爷献礼表示崇敬并祈求庇佑。
普度
家家户户都送来供品款待“好兄弟”,使他们得以“普度”。
巡境送王
“巡境送王”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在闽南,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察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王爷巡境时,社区民众自发维护秩序、保障安全,并免费提供各种餐饮,招待分炉代表和其他参与者。老妪执新扫把在前头净道,年轻男性抬王船和王爷辇,参加牌匾、旗辇等仪仗队,中青年妇女参加车鼓弄等阵头表演,孩子则扮成戏装人物参加巡游,相关社区其他成员虔诚跟香。
富含文化对话资源的集体活动
各地的仪式活动既有共性,也有地方特征。在马六甲,勇全殿组织的“王舡大游行”以花车巡游为当地特色,为召请“好兄弟”上船,整个王船巡境路线上设有15个停留的站点。民间文艺团体应邀参与巡游和场地的艺阵表演。在闽南,有高甲戏、歌仔戏、车鼓弄、大鼓凉伞舞、宋江阵、拍胸舞、舞龙舞狮队、锣鼓班等班社。在马六甲,有花车、木偶戏、舞龙舞狮队、锣鼓班、踩高跷等班社。
观送王船整体流程不难发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马来西亚,这都是一项离开集体便无法开展的民俗活动。
“在送王船活动中,费用都是人们自愿捐献的。每次送王船,都能体现出钟山村的凝聚力。”厦门钟山社区代表陈福圆说,以前海难多发,通过送王船这项集体行动缓解了灾难给民众带来的心理震荡,不仅可以重建社区联系,还能给居民提供精神慰藉。
如今,送王船早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民俗活动,还成为联系社区民众、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丰富不同社区进行对话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和价值。
送王船对新时代社区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送王船提倡“做好事”的精神内核弘扬正气,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社区成员行为方式的作用。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石奕龙认为,送王船延续几百年,唤起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当下,尤其是在移民社区,送王船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追求和谐的理念,为建设团结友爱、社会安定、生态文明的包容性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了文化合作范本
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认为,中马联合申遗,构建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呈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的时代之光。
作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送王船烛照了中国与马来西亚人民长期的友好互动,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发挥着推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作用。
中国厦门和马来西亚马六甲基于送王船的交流十分热络。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与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结为友好协会,2016年至2018年先后7次组织相关宫庙、宗祠的代表实地参加对方的送王船仪式活动。
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完整资料。近年来,勇全殿10余次赴中国交流,参加厦门、漳州等地的送王船仪式。2017年至2018年,勇全殿先后与厦门市吕厝华藏庵和漳州旧桥进发宫签订友好宫庙协议。
马六甲州对中国事务特使、勇全殿名誉顾问颜天禄说:“送王船民俗已成为闽籍华人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如今的送王船,不仅满载海外华人乡愁,也是国际民间交流的纽带,是马中两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2019年1月9日,“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成立。在两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工作组牵头制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以协同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开展该遗产项目的联合保护工作。两国联合开展了资源普查、数字化建档、跨学科研究等工作,并建立协调机制,以工作组为协调机构,确保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广泛参与,此外,在共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媒体宣传、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等方面,中马两国也采取了诸多行动,为联合申遗、“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
“送王船在异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被各个族群所认同,这一播衍过程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是历史事实,也说明古代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次申遗成功充分表明,构建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成就‘一带一路’建设愿景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将有助于开拓更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陈耕说,“这次中马联合申遗成功,使送王船在世界的‘可见度’大大增加了。这为厦门和马六甲两个旅游城市提供了旅游文创的宝贵资源。厦门和马六甲正分别建设王船博物馆,组织力量开发文创产品。”
附:送王船的联合申遗之路
2015年7月
时任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与勇全殿文书苏汶财等相关人士充分讨论,双方萌生联合申报的意向,并形成定期联系协作工作机制。
2016年2月
厦门吕厝等3个社区和华藏庵等4个宫庙负责人前往马六甲怡力社区勇全殿、侨生公会、福建会馆等地考察,形成联合申报共识。
2016年10月14日
厦门13个宫庙负责人30多人在厦门召开了座谈会,发动民间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其后3年,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与实践者代表参与民间交流和互访活动,先后计300人次。
2017年3月
马六甲16个宫庙和厦门14个宫庙签订中马联合申报倡议书。
2019年1月至2月
中方和马方分别着手开始准备申报材料撰写工作。
2019年2月至3月
中马两国非遗专家共同合成并完善了联合申报材料。与此同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工作群和多次面对面工作会(厦门)等方式,就申报材料的编制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反复征询了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及专家学者的意见,最终形成定稿。
2020年12月
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宋佳烜)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