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研机构表示,随着目前各大处理器供应商的AI PC规划逐步推进,预计2024年下半年及未来,AI PC供应量和用户采用率将显著提升,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4400万台,2025年有望达到1.03亿台
在AI(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联想、华硕等头部厂商开始加速AI与PC(个人计算机)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抢占PC市场。
9月9日,华硕笔记本官宣“灵耀14 Air”新品将于9月17日上市,“AI超轻薄本”成为新品的关键词;联想也在近日推出了一系列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设备,涵盖ThinkPad、ThinkBook、Yoga和IdeaPad(小新)等多个产品线。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PC行业头部企业,华硕、联想等厂商纷纷推出AI PC新品,旨在通过AI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高效化PC的需求。此举不仅反映了AI技术在PC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预示着AI PC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换机需求有望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头部厂商纷纷加码AI PC市场,或因AI PC正逐步成长为PC市场新的增长引擎。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PC出货量达6280万台,同比增长3.4%。其中,AI PC的出货量为880万台。AI PC出货量占本季度PC总出货量的14%。
Canalys方面表示,随着目前各大处理器供应商的AI PC规划逐步推进,预计2024年下半年及未来,AI PC供应量和用户采用率将显著提升,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4400万台,2025年有望达到1.03亿台。
在企业方面,高盛研报提出,联想集团将在AI PC驱动下,实现PC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增长,带动其PC业务将在2024财年和2025财年分别同比增长27%和22%,而AI PC将贡献2024财年和2025财年收入的21%和33%。
此外,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在各大电脑厂商推出AI PC之际,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或将提高消费者的换机需求,加速AI PC渗透率的提升,相关产业链如EC芯片、触控芯片等有望受益于换机。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消费者对智能、高效、个性化的PC产品需求日益增长。AI PC以其独特的AI功能,如智能优化、个性化推荐等,可以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因此AI PC的上市将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并促进消费者考虑升级现有设备,从而推动换机需求的增长。
产业链公司跃跃欲试
随着AI PC在不断推陈出新,上下游产业链再受关注。在AI芯片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以ARM芯片架构为核心,高通、微软以及品牌厂商推出了基于骁龙X Elite芯片的“Copilot+PC”,极大地刺激了AI PC在消费市场的关注度。
英特尔下一代酷睿Ultra 200V系列Lunar Lake处理器也将正式上市,瞄准AI PC,可支援20多家OEM推出的80多款全新笔记型电脑设计。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搭载Intel Core Ultra的AI PC出货量环比增长一倍多,自2023年12月份以来,芯片出货量已超过1500万。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热点,也成为新的生产力工具。智能终端厂商引入AI概念,希望提升手机和电脑的能力,从而拉动消费。而AI PC的兴起对芯片厂商构成利好,推动其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并有机会提升产品定价。
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AI PC处于行业加速渗透阶段,伴随各大厂商专为Copilot AI PC设计的处理器陆续发布,以及各大品牌厂商对于其应用的产品发布,2024年有望成为AI PC规模性出货元年。
在国内上市公司方面,部分公司已参与到AI PC产业链当中。例如,春秋电子表示,公司参与了联想的AI PC机型的研发和生产,该部分订单已经形成营收计入财务报表;泰嘉股份表示,今年已完成新客户AI PC电源产品的开发工作,并已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有序生产中;软通动力、闻泰科技、亿道信息、生益科技等公司也纷纷参与其中。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 PC推动了从芯片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软件应用的全面升级,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协同效应。这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还促进了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拓展,为各环节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长远来看,AI PC的普及有望重塑PC产业格局,引领行业进入智能化新时代。(记者 袁传玺)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