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进入下半场:我国基站数已超280万个5G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03





  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已有4年,如今中国5G正加速向垂直领域渗透,并进入发展的下半场。


  6月27日,在5G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4年来,中国5G发展历经战略布局、系统推进、应用落地三个发展阶段。5G商业化成就显著,虚拟专网建设、充足的频率资源供给等支持中国5G在世界发展取得高质量成效。当下,5G新兴应用层出不穷,直播带货等沉浸交互快速发展,网络持续下沉覆盖到农田,矿山、港口等产业,并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上均配备了强大的5G设备。目前,5G发展进入下半场,5G-Advanced(5G的扩充与增强,也称“5G-A”或“5.5G”)加速迈向商用。


  同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284.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5.3%,县级以上行政区覆盖率达100%。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加速,截至今年3月份,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总量超1.6万个,覆盖工业、港口、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


  二级市场上,5G概念股表现活跃,6月27日,华脉科技、东方通信、通宇通讯等多股涨停。


  5G商用发展驶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网络建设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5G商用发展驶入快车道。


  随着应用边界逐步拓宽,5G商用也进入新的阶段5G-Advanced。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目前,5G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作为5G和6G之间的演进技术,5G-Advanced将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5G增强标准已初步实现空天地覆盖,丰富车联网场景。”


  5G-Advanced也将有效支撑5G应用规模和数字化创新发展。闻库表示,在标准数量上、世界标准知识产权贡献上,中国5G均跑在前列,5G进入升级新阶段,5G-Advanced正在加速深化技术创新,带动新一轮数字经济爆发式发展。


  而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5G商用还面临多重挑战。闻库认为,5G速率仍需提升,还有众多场景待完善,要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及产业生态化,孵化垂直应用加速成熟,从而实现5G商用更大规模的创新发展。


  对于推动5G在新阶段应用规模化发展,王志勤建议,适度超前部署,夯实基础设施底座;分业分类施策,加快应用规模扩散;建强产业体系,推动业态融通创新;增强主体能力,畅通生态融通渠道。


  多巨头在核心环节取得突破


  当下,运营商及华为等通信企业加持下的数字人直播带货及通信、汽车精密制造、云手机等新兴应用也快速发展。


  华为也公布了5.5G创新的最新进展,其与产业多个生态方打造的汽车制造柔性生产线也在近日揭幕。据了解,华为正借助5.5G,加速进入精密制造、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华为与合作伙伴将跑出新的加速度。”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5G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4G六年的发展。华为以5G-Advanced高质量通信保证产线高稳定运行;同时,在工业领域,与5G新技术结合,吊车摄像头可实现物流中75%装卸效率提升、高清摄像头可减少60%矿下工作。


  他认为,6G最早可能在2030年到来,在这之前5G将持续拓展边界,5.5G将发挥联人、联行业、联车、联感知等更重要作用。


  除了运营商、华为等企业在5G赋能工业生产核心环节逐步形成突破,高通也表示将借助5G与国内企业联合布局车载等市场。“汽车正加速电气化发展,高通芯片在车联网、智能座舱、车云协同正广泛应用,部分可以支撑100亿参数大模型,高通将与中国厂商共同加速移动生产系统创新。”高通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表示。


  “随着5G应用推广,通信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数字化企业对工业产品的定制需求。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未来企业需要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尽早攻克芯片技术等问题。”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5G-Advanced应用上,华为与中国移动还推出了云手机,借助5G网络提供算力服务,将本地存储、计算、渲染迁移到云上,通过操作系统实现端云交互。


  “5G发展已进入产业升级、融合演进的新阶段,未来3年至5年是中国乃至全球5G应用规模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场,5G-Advanced在工业、企业端的技术潜力将快速释放,运营商及通信企业加速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攻城布局,并联合技术创新,推进3D裸眼、立体显示、云端、车联等应用高速发展,产业链企业应抓住5G-Advanced应用创新和生态完善发展的新机遇。(贾丽)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