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海参,为啥要用剧毒农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7-18





好好的海参,为啥要用剧毒农药?


  一位兽药店经营者称:“海参抗药性是最厉害的,敌敌畏都药不死海参。”也就是说,使用敌敌畏之后,水里的鱼虾都死了,就只剩下海参可以生长。

 

  首先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即墨发布在16日当晚发出通报:即墨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对田横镇孙某经营的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服务部进行执法检查,在该服务库房内查获其经营的土霉素原粉一宗,执法人员立即启动执法程序,进行了证据登记保全,公安部门已对当事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关于海参养殖户违规使用敌敌畏问题,即墨发布的通报称,经查,是部分养殖户在清池时违规使用农药。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60条第五款规定进行处罚。


  “幼参,也就是海参苗,对有机磷农药相对不敏感,所以清池时就算有残留也能活下来。”对与用敌敌畏清池的说法,一位从事食品安全行业的专家告诉中新网,这是很有可能的。“相比于有机磷农药,包含甲醛、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成分的消毒剂对它(海参)的毒性更大,所以养殖户们更愿意选择有机磷。”


  即墨区之后,17日上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文称,已连夜派出调查组赶赴即墨。同时,对全省海参养殖企业、养殖场的水环境、投入品使用以及养殖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等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并责令限期整顿。


  17日中午,农业农村部表示,已责成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查处。同时,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后续查处工作,督导地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农业农村部将在近期组织山东、辽宁等海参主产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海参养殖违法违规用药等行为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清查。


  17日下午,据人民日报报道,青岛市、区两级政府成立由执法人员、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立即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执法机关已对3名当事人采取控制措施,从严从速处理。有关调查情况和后续依法处置情况将及时发布。


  水产养殖户:如遭“地震”


  “跟地震了一样,今天有无数个人给我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邹先生17日告诉中新网,虽然自家的水产生意中成品海参养殖只占了比较小的部分,但报道还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据他介绍,鱼虾、螃蟹是养海参的敌害,这些生物在海参池里,会对海参生长产生影响。但用敌敌畏来杀鱼蟹的行为,是极少数极特别的情况,目前大型养殖企业一般用蟹笼来清除鱼蟹等敌害,对池塘中的藻类用枯草芽孢杆菌来处理。“包括像室内的育苗养殖,一般都用有益菌来抑制有害菌,比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连抗生素都不需要。”


  “农药杀了鱼蟹,肯定会在海参体内有残留,像我们比较大的养殖企业,肯定不会去用药。”邹先生说,“使用敌敌畏只是个别养殖户的情况,希望能够尽快将事情调查清楚,让凭良心做水产生意的人不继续被波及。”


  “毕竟这牵扯到上百万人的饭碗。”邹先生感叹。


  天眼查显示,我国1.1万家海参养殖企业。地域上看,海参企业是山东省最多,超过7000家,占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50.18%。其中,青岛市即墨区有相关企业600余家。辽宁省的相关企业数量位居第二位,相关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占比为22.91%。


  海参还能吃吗?


  即墨当地规模较大的海参养殖基地之一恒生源被3·15晚会点名后,17日中新网在淘宝、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已搜不到“恒生源”海参产品。京东方面表示,此前未上架过该品牌海参。


  那么,海参到底还能吃吗?


  上述从事食品安全行业的专家告诉中新网,农药在水产养殖的环节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敌百虫,这在海参的正常养殖中是被允许使用的,是用来消灭环虫、松藻虫、中华鳋之类的害虫。


  “但在这个杀虫过程中,因为害虫存在在水体表面,海参生存在水底,喷洒的时候害虫会死但海参受到的影响很小。”该专家表示,但敌百虫在弱碱性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被分解成敌敌畏,它们都属于有机磷农药。


  对于“海参抗药性好于鱼虾”的说法,该专家表示并没有相关研究来支撑。“可能出于海参对毒性不敏感、处于水底的海参接收到的毒性浓度被稀释等多方面的原因。”


  “敌敌畏在水中是以溶解的形式存在的,它不容易吸附到沉积物中,这可能也是海参没有死亡的原因,但海参身体里肯定也是有农药残留的。”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这件事没有想象中可怕。”专家表示,海参在被我们在食用前,已经经过了光和水的极端降解和稀释,加之海参体内的毒素累积有限,“只要在合理剂量内,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但有机磷农药其实对海域环境存在很大的伤害,因此,对这种行为,我们还是要零容忍。”该专家称。


  经此风波,你还敢吃海参吗?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